為輕量級的容器,Spring常常被認為是EJB的替代品。我們也相信,對于很多 (不一定是絕大多數)應用和用例,相對于通過EJB容器來實現相同的功能而言, Sping作為容器,加上它在事務,ORM和JDBC存取這些領域中豐富的功能支持, Spring的確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使用了Spring并不是說我們就不能用EJB了, 實際上,Spring大大簡化了從中訪問和實現EJB組件或只實現(EJB組件)其功能的復雜性。 另外,如果通過Spring來訪問EJB組件服務,以后就可以在本地EJB組件,遠程EJB組件, 或者是POJO(簡單Java對象)這些變體之間透明地切換服務的實現,而不需要修改 客戶端的代碼。
本章,我們來看看Spring是如何幫助我們訪問和實現EJB組件的。尤其是在訪問 無狀態Session Bean(SLSBs)的時候,Spring特別有用,現在我們就由此開始討論。
訪問EJB
1.1. 概念
要調用本地或遠程無狀態Session Bean上的方法,通??蛻舳说拇a必須 進行JNDI查找,得到(本地或遠程的)EJB Home對象,然后調用該對象的"create" 方法,才能得到實際的(本地或遠程的)EJB對象。前后調用了不止一個EJB組件 上的方法。
為了避免重復的底層調用,很多EJB應用使用了服務定位器(Service Locator) 和業務委托(Bussiness Delegate)模式,這樣要比在客戶端代碼中到處進行JNDI 查找更好些,不過它們的常見的實現都有明顯的缺陷。例如:
通常,若是依賴于服務定位器或業務代理單件來使用EJB,則很難對代碼進 行測試。
在僅使用了服務定位器模式而不使用業務委托模式的情況下,應用程序 代碼仍然需要調用EJB Home組件的create方法,還是要處理由此引入的異常。 導致代碼仍然保留了與EJB API的耦合性以及EJB編程模型的復雜性。
實現業務委托模式通常會導致大量的冗余代碼,因為我們不得不編寫 很多方法,而它們所做的僅僅是調用EJB組件的同名方法。
Spring采用的方法是允許創建并使用代理對象,一般是在Spring的 ApplicationContext或BeanFactory里面進行配置,這樣就和業務代理類似,只需要 少量的代碼。我們不再需要另外編寫額外的服務定位器或JNDI查找的代碼,或者是手寫 的業務委托對象里面冗余的方法,除非它們可以帶來實質性的好處。
1.2. 訪問本地的無狀態Session Bean(SLSB)
假設有一個web控制器需要使用本地EJB組件。我們遵循前人的實踐經驗, 于是使用了EJB的業務方法接口(Business Methods Interface)模式,這樣, 這個EJB組件的本地接口就擴展了非EJB特定的業務方法接口。讓我們假定這個 業務方法接口叫MyComponent。
public interface MyComponent {
...
}
(使用業務方法接口模式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證本地接口和bean的實現類 之間方法簽名的同步是自動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使得稍后我們改用基于POJO(簡單Java對象) 的服務實現更加容易,只要這樣的改變是有利的。當然,我們也需要實現 本地Home接口,并提供一個Bean實現類,使其實現接口SessionBean和業務方法接口 MyComponent?,F在為了把我們Web層的控制器和EJB的實現鏈接起來,我們唯一要寫 的Java代碼就是在控制器上公布一個形參為MyComponent的setter方法。這樣就可以 把這個引用保存在控制器的一個實例變量中。
private MyComponent myComponent;
public void setMyComponent(MyComponent myComponent) {
this.myComponent = myComponent;
}
然后我們可以在控制器的任意業務方法里面使用這個實例變量。假設我們現在 從Spring的ApplicationContext或BeanFactory獲得該控制器對象,我們就可以在 同一個上下文中配置一個LocalStatelessSessionProxyFactoryBean 的實例,它將作為EJB組件的代理對象。這個代理對象的配置和控制器的屬性 myComponent的設置是使用一個配置項完成的,如下所示: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