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層(桌面系統)
1) GUI客戶端、應用程序以及資源全都在同一臺機器(同一層);
2. 二層(服務器/客戶端)
1) 胖客戶端;
2) 應用和資源在同一層;
3) 服務器端程序更新將導致所有客戶端程序更新
3. 多層架構體系歷史
1) 多層架構體系經歷了幾個主要的改進:這種改進從單層(主機類型系統)到二層(服務器/客戶端);
2) 在早期九十年代期間,傳統企業信息系統提供商開始將二層模型改進為更柔性的三層以及多層應用模型以滿足客戶需求;
3) 多層模型將軟件部署于一組機器,這些組成了整個應用程序。這個新式的模型將商業邏輯從系統服務以及用戶界面分離出來,置于介于二者之間的中間層;
4) 新的中間件服務的發展(事務監聽器、消息導向器)給了這種新的架構體系額外的推動力;
5) 此外,企業應用程序在互聯網以及內部網中的增長使用,突顯了以Web瀏覽器作為客戶端的輕便、容易部署。
6) 多層設置簡化了企業應用程序的開發、部署以及維護。它使開發者能專注于商業化邏輯,依賴于不同的后端服務提供客戶端應用以滿足用戶交互。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