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面向對象的系統模型
隨著面向對象技術的成熟,出現了更為簡煉的面向對象的系統模型,如圖3所示.該模型與前兩類模型的設計思想有較大差別.在該模型中,CAD內核對象中封裝的是能為用戶界面對象和所有應用對象共享的數據及相應的操作;用戶界面對象中封裝的是用戶界面數據及相應的操作;應用對象中封裝的是應用數據及相應的操作.所有這些對象通過相互間的通訊協調來完成指定的功能.從系統構成的角度來說,該模型的結構是無中心的,系統由各對象實體構成,各對象實體具有平等的地位,這與以數據為中心和以執行為中心的模型不同.面向對象的系統模型的主要優點在于,數據和功能的合理封裝降低了由于數據和功能的集中管理所帶來的通訊上的開銷和操作上的復雜性.另外,系統的無中心結構也使系統的構成變得更加靈活.從整體上看,面向對象的系統模型無論其開放性還是其有效性都要優于前兩類模型。
2 組件技術的引入
面向對象模型比以往的模型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有不足:對象之間的聯系是一種點對點的直接聯系,當系統中對象數目增加時,通訊鏈接數將以平方級激增;同時,為支持通訊,每個對象實體都要維護一個包含所有對象實體功能服務信息的功能服務信息庫,這部分信息不但重復,而且還要保證其一致性.這些開銷都損害了系統的效率.更大的問題還在于:對象的接口沒有一致的標準,造成向系統中擴充對象時的隨意與不規范,不利于系統的維護以及對象的復用.為此,我們引入組件技術(Component Technology),引入該技術后,系統的整體模型如圖4所示。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