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另外一臺電腦上新加裝了一個硬盤,系統可以自動搜尋得到,它的物理標識是:/dev/hdb ,這是我憑經驗判定,
如果你沒有把握,可以在電腦啟動完后,開一個終端并在里面輸入如下指令:#dmesg | less
從此輸出中你會發現新硬盤提示。
在終端里輸入下面的命令可以查看這個硬盤的情況:
# /sbin/fdisk -l /dev/hdb
這是分區查詢指令,因為還沒有對這個硬盤進行分區,這時候終端不會顯示它的分區明細,而是空白一片。
接著,再來對這個硬盤分區。
#/sbin/fdisk /dev/hdb
如果硬盤已有現成的分區,可以修改或者刪除這些分區,或只簡單重新格式化整個磁盤。
使用p命令查看所有的分區,使用d命令刪除一個分區。
要創建新的分區輸入下列命令:
p
接下來會要求你選擇一個擴展分區還是基本分區。
選擇基本分區,輸入p
輸入給它的分區號,因為整個硬盤,我只劃分為一個分區,所以只輸入1即可。
再下來就是輸入開始的柱面數和結尾柱面數,因為只有一個分區,并且所以空間都分給它,所以選擇默認的即可。
這樣就分區完畢了。
輸入w,把分區的結果寫到硬盤上去。
這時候,執行環境會轉回到shell提示符上。
跟著要做的是格式化并創建文件系統,需要用到的命令是mkfs.ext3(如果僅僅是創建ext2格式的文件系統,只需使用mkfs)
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指令如下:
#mkfs.ext3 -L /home /dev/hdb1
mke2fs 1.36 (05-Feb-2005)
Filesystem label=home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30654464 inodes, 61277926 blocks
3063896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62914560
1871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16384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4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
ok,這樣就表示格式化完了。
最后把這個硬盤掛載到文件系統里就行了。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