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 Linux,我們還必須記住的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Linux 是全世界上百萬個愛好者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勞動,在網上共同開發和維護的。Linux 就是在社區誕生的、在社區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Linux 的絕大多數源程序也是在社區開發的,Linux的大部分重要進展也是在社區取得的 …… 可以說沒有 Linux 社區就沒有 Linux。而且還應承認國外的 Linux 社區做出了最主要的貢獻、并起著主導作用。目前國內的 Linux 廠家在 Linux 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仍不屬于“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如果叫“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那就一定不是真正的 Linux。但是我國公司可以自主發布經過修改的滿足我們需求的版本,也能滿足信息安全的自主和可控原則。
Windows 是一個優秀、很好用的操作系統。但它有兩個致命的不足:一是價格太高、二是安全性問題。而 Linux 的產生就是與商業軟件對立的。Linux 是自由軟件,可以免費獲得和自由修改是 Linux 的特點,其本質是自由精神,正好彌補了 Windows 的不足。這也是很多用戶選擇它的重要原因。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上還不富裕,據報道,“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大約是美國的 4%”。同樣的老百姓使用的軟件在中國的售價以不超過美國的 10% 較為合理。按此標準,如果Windows在美國賣 2000元,在中國賣 80-200 元較合適。而 Linux可以免費獲得,很符合我國的國情。如果 Linux 在美國賣50美元一套,在中國賣20-40元一套較適合。國產商業軟件 WPS Office 完全是自己開發的,其售價大約是微軟 Office 的十分之一。Linux 公開源代碼而且可以自由修改,很適合教學,也利于發布適合我國習慣、滿足我們需要的 Linux 版本。
如果僅從技術上來看很難說 Linux 的安全性比其它 UNIX 和 Windows、NT 好多少,但為什么說用 Linux 更安全呢?舉一個例子,如果有兩間房屋,這兩間房屋分別安有相同數量、水平一樣的的竊聽器,一間房屋的竊聽器安放得是看不見的,而另一間房屋的竊聽器是在看得見的地方安放的,你說哪個房間更安全呢。Linux 的源代碼是開放的,很多UNIX的源代碼我國已掌握,而 Windows 產品的源代碼我國無人可知。如果出現了 BUG,Linux 是自由軟件,在網上很快就有補丁程序,而 Windows 就只能耐心等待微軟發布補丁程序了,而且微軟的補丁程序也太多了,很多黑客正是利用這些BUG制造、傳播病毒的。
而且 NT 和 Windows 被證明確有后門,在這個有后門的操作系統上作任何安全措施都是在沙灘上建高樓,是很不安全的。所以那些吹噓微軟采用了如何先進的安全措施是毫無意義的障眼法!遺憾的是競有如此多的人上當受騙。Linux 的安全性并不是無懈可擊的,但你知道問題在哪兒,也可想辦法采取對策,更重要的是它沒有后門。而面對微軟的后門,你是束手無策,毫無辦法的。倪光南院士指出,目前“WINDOWS共有60000種病毒樣本,真正可以大面積感染的也有幾百種,相比之下,Linux 可能只有40種,大面積感染的幾乎沒有?!彼詫Π踩砸筝^高的部門,如軍事、政府、金融、交通、通信等部門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是毫無安全的、是十分危險的。所以應大力提倡使用 Linux。
水至清則無魚,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基本上都是由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共同開發的,如果還要求開放源代碼的軟件也只能用中國公司發行的發行版,那么我們還有多少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可用呢?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使用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商業軟件在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優先使用國產軟件。不加分析地、片面地、過分強調什么都要使用國產的,實際上對我國的企業和國產產品并不是最有利,甚至是有害的。對消費者也是不利的。也是不符合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的。名為愛之,實為害之。
如果閉關鎖國,那倒全是國產的,但那樣的產品質量如何,有競爭力嗎?比如,類Office 的軟件,在性能相當、價格相當的情況下,當然優先考慮使用國產軟件;如果國產軟件是商業軟件、價格又較高,而有功能一樣、水平相當甚至更好的開放源代碼的自由軟件,難道還要優先考慮使用國產軟件嗎?……況且 Linux 根本就不能稱為國產軟件,如果只能使用國產軟件,那就意味我們就不能使用 Linux 和大量的開放源代碼的自由軟件。實際上,有人大叫國產軟件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打擊競爭對手達到壟斷的目的,或是打著 Linux 的旗幟破壞 Linux。
開發使用 ISO10646(GB13000)的 Linux 版本,對 Linux 的國際化、對 Linux 的應用程序的開發和使用都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Linux 國際化組織也提出 Linux 上使用 ISO10646(GB13000)。遺憾的是個別國內商業 Linux 發布商居然也反對開發使用 ISO10646(GB13000)的 Linux 版本。搞自己版本的 Linux 仍必須是遵守 GPL 協議的 Linux,而絕不是搞與 Linux 不兼容的、或只有地方標準的、或是不公開源代碼的特殊的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最基礎的軟件,的確十分重要。Linux 出現之前,Windows 壟斷了市場,不但價格高,而且“有后門”,又不開放源代碼,那時開發國產操作系統或自主操作系統是十分急迫和必要的?,F在已有 Linux 可用,可以免費獲得,源代碼是公開的,性能很好,而且還在不斷改進,我們可以放心拿來使用。Linux 既是國際的,又是民族的。Linux 是國際的,因為它是全世界眾多高手共同開發出來的;但 Linux 是開放源代碼的,你使用它,實現本地化、在其上開發出自己的應用軟件,它就成了民族的,就變成你自己的了。重要的東西,只要已公開了,又沒有不讓你使用的限制,就意味我們可以擁有,并無必要自己再重新另搞一套。比如,歐姆定理很重要,雖然是外國人發現的,但它公開了,誰都可以使用,而且也不收費,我們拿來使用就是了。我們不必再重新自己另搞一個電阻、電流、電壓的關系式。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的成果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為了發展民族工業,是否就要拒絕國外的科學技術呢?如果每一個國家都這樣思考問題,只使用自己發現的科學技術,只使用自己生產的產品,那么每個國家能使用的科學技術就十分有限了,國人能使用的產品也極少。那樣一來,人類將進入工業化以前的落后時期,就連我們穿的制服也不能穿了,因為我們的老祖宗穿的是長袍大褂……。顯然,完全拒絕國外的科學技術,只使用自己發現的科學技術,只使用自己生產的產品,那是行不通的。使用 Linux 不但利用了外國的智力,而且還利用了外國的資金。那么人們又要問,為什么我們還要發展民族工業呢?問題的關鍵是是否公開,使用是否收費,而不在于誰是第一個發現者。國外的一些科學技術成果沒有公開,你要使用就要花錢去買,如一些技術訣竅(know how);有些成果雖然公開了,但你要使用,也要付費,如版權費、專利費。這些費用是十分昂貴的。而且國外公司賣給你的技術往往不是最先進的,你還要為技術的不斷升級而不斷付費,并且還可能有所謂的“后門”。
對于這樣的技術,我們一定要自己搞,要擁有自己的技術。對于有些技術,如原子彈、導彈等軍事技術就是出高價別人也不會賣,我們只有自力更生自己搞了。在市場經濟中,沒有自己的技術是難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且我們有了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也會使國外的同類產品不能賣高價。例如我們有“樂凱”彩卷,柯達、富士的價格就高不起來。如果國外的一個科學技術成果已經公開了,又可以免費使用,如 Linux,那么我們為什么不把它直接拿過來使用呢?難道我們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經費去重新研制嗎?例如微軟開發 Windows 桌面系統投入了上萬人年、上百億美元,而我國利用 Linux,只用了很少的人力和物力就開發出 Linux 桌面系統,除了 Linux 外還有大量公開源代碼的軟件可供我們使用。
發展民族工業,使用和保護民族品牌的產品,發展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國家都會保護本國的產品。但對國產軟件也應具體分析。不能籠統地講凡是國產軟件都要保護。對于技術落后、質量不好、成本過高的國產軟件難道也要保護嗎?在正常情況,競爭的必然結果是優勢企業整合劣勢企業,強勢品牌整合劣勢品牌。我國的彩電就是因為地方保護主義,不能按市場規則公平競爭,有的地方的彩電企業大量虧損仍在生產,生產技術高、質量好的產品的企業也不一定能競爭得過生產技術含量低、質量差的產品的企業?,F在在 Linux 也有類似的情況,技術含量高、大家喜愛的 Linux 居然“競爭”不過技術含量低、問題多的 Linux。
我們要求在產品的核心技術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受制于人。 Linux 是公開源代碼的自由軟件,因此也不會受制于人。
開放源代碼軟件和共享軟件、商業軟件都有自己的應用領域、市場,它們將共同存在于軟件市場,而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作為基礎設施,理想的方式就是免費供公眾使用,即使收費也只收成本費。作為基礎軟件的操作系統也是應用軟件的“基礎設施”,其理想的使用方式就是公開源代碼,免費供公眾使用。操作系統使用開放源代碼的 Linux 就是最理想的、最合理的,對應用軟件也是最有利的。一些常用軟件如開發工具、中間件、辦公軟件等使用開放源代碼的軟件也是很合適的。Linux 還有開放源代數據庫。使用 Linux 可以大大推動我國的應用軟件的發展,對我國的商業軟件的發展也會起推動作用。
原文出處: IT168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