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介
Gentoo 的不同之處
軟件包管理
安裝
完成之后
結論
相關鏈接
對這篇文章發表評論
摘要:
Gentoo Linux 是一個基于源碼包的 Linux 系統。和已有的商業發行版相比,Gentoo 非常獨特。
簡介
如今的商業 linux 發行版提供了一個幾乎完全自動化的安裝過程。在自動的硬件檢測之后,你只要回答幾個問題,劃分硬盤就可以了。一會功夫,所有的東西就都安裝好了,你只要登陸就行了。
很多人都挺喜歡這種安裝方式的,因為這確實非常簡單,你根本就不需要對你的硬件有什么了解。
然而,有一個問題:你對系統的工作方式一無所知。以后如果出現了什么配置問題,你根本就不知道已有的設置從何而來,需要修改哪個文件或是使用什么配置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
Gentoo 的不同之處
Gentoo 和其它常見發行版相比十分與眾不同。幾乎沒有東西是自動完成的。大部分的設置都是通過使用編輯器手工設置配置文件完成的,安裝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時間。
Gentoo 的安裝過程可以看做是一次 Linux 的課程。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有關系統的知識。大量的步驟都是手工完成的,消耗了很多時間,但從此以后,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你的 Linux 系統地工作了。
Gentoo 還使用特定地編譯器選項編譯程序,這些選項可以生成為你的 CPU 定制的優化代碼。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加入或去掉某些編譯特征。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符合你的需要的優化的、個性化的系統。
軟件包管理
Gentoo 是基于源代碼發布的。換句話說:缺省情況下,你將使用一個稱為 emerge/ebuild 的自動編譯系統從源代碼開始安裝系統。Emerge 使用 /usr/portage 目錄樹下的編譯指令。在 /usr/portage 之下,你可以看到存放 emerge 的編譯腳本的子目錄。比如,目錄 /usr/portage/app-editors/ 存放了用于編譯各種編輯器的編譯腳本。在 /usr/portage/packages 下,這里存放著編譯前的二進制包。這些二進制包可以用于加速安裝過程。在 /usr/portage/distfiles 之下,你可以存放由其它開發者發布的 tar 打包的源代碼。如果這里已經存在代碼了,emerge 就不會再去從網上下載源代碼了。
一個非常重要的個性化選項就是 /etc/make.conf 文件中的 "USE flags"。許多應用程序都為它們的依賴關系提供了編譯期選項(如:是否加入 mysql的支持,使用 Athena widget 還是 Qt,使用 oss 還是 alsa ...)。通過正確設置這些選項,你可以調整你的安裝。
這是一個 emerge 使用的例子。要安裝 vim,你只要運行:
emerge -k app-editors/vim
或直接運行
emerge -k vim
-k 選項意味著如果可以,就從二進制包開始安裝,否則就從網上下載源代碼、編譯安裝。如果要運行 "emerge -k vim" 的話,你可以使用 "-p" 選項在安裝前查看系統將要做些什么。
emerge -k -p vim
這將告訴你,那些其它的被依賴的軟件包將會被安裝和如果你沒有使用"-p"選項的話,系統將會做什么工作。(p 意味著 pretend,假裝、佯動)
從 Red hat 轉過來的用戶會喜歡 “epm”命令的,它就是 gentoo 的 "rpm" 命令。比如,查詢一個文件是屬于哪個軟件包的,你可以用:
epm -qil -f /the/file
如你所見,格式和 redhat 的 rpm 完全一致。
查詢軟件包的信息的另一個選擇是 qpkg 命令。qpkg 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接口,但命令格式和 rpm 不一樣了。例如,要大印所有已安裝的軟件包的列表,可以運行:
qpkg -I -nc
安裝
Gentoo 需要良好的網絡條件 (DSL 類的接入或更好)。理論上講,gentoo 也可已僅僅使用 CD,但在我看來這是不太現實的??倳行┠阈枰能浖诠獗P上無法找到。Gentoo 有非常豐富的軟件包 (或是編譯指令更新)。
我建議第一次嘗試 gentoo 的人使用光盤,從 "state3" 開始。"state3" 的 tar 包是大的預編譯包。使用這些包可以大大加快安裝速度。
除了這個建議,我不準備給什么更細節的解釋,因為 gentoo 的安裝指令涉及到了太多的東西。而 gentoo 的用戶手冊 (pdf, 1102643 bytes) 和 快速參考手冊 (pdf, 17899 bytes) 非常詳盡。你應該紫仍畝劣沒?植幔?⒋蠐∫環菘燜儼慰際植幔?槐咭豢桃言詘滄暗氖焙蠆慰肌?
你可能還需要看看 gentoo 1.4 安裝指令手冊 (pdf, 92926 bytes)。這些指令中的大部分在 gentoo 2004.0 中依然是合法的,但有些東西需要同時參考這份 117 頁的安裝指令手冊和快速參考指南。
Gentoo 的一大優點就是你可以在安裝過程中隨時打斷。如果你遇到什么問題,你可以卸載這些分區、調查問題。當你需要繼續的時候,重新加載這些分區并繼續中止了的安裝過程就行了。
對于這些光盤,我建議你下載 CD1 和 2 的 ISO 鏡像,但只刻錄 CD1。CD1 是主安裝光盤,也是一張不錯的修復盤,包括很多工具。
CD2 只由預編譯包,安裝之后你就不再需要它了,除非你確信你要多次安裝 Gentoo。CD2無需刻錄,只要在安裝時用 loopback 把它加載到 /usr/portage/packages 就行了:
mkdir /usr/portage/packages
mount -o loop -t iso9660 packages-pentium3-2004.0.iso /usr/portage/packages
# note: change the name of iso image to the right one for your cpu type
完成之后
主要安裝過程將以命令行結束。也就是說,你還需要手工安裝 X11, KDE, xfce, ... 或其它你想要得窗口系統。
你需要手工編輯 XF86Config 文件并用 startx 啟動 X11。一旦 X11 工作了,你可以編輯 gdm 或 kdm 的配置文件來得到一個圖形化的登陸窗口。
安裝完成的系統僅包括命令行可能會打擊一些用戶,但這也給離你更多的控制權,你可以通過 emerge 控制每一個軟件包的安裝。
結論
Gentoo 的目標受眾是有經驗的 UNIX/Linux 用戶
要有效地使用 Gentoo,你需要諸如 DSL 的良好的網絡條件。雖然很多網站提供 Gentoo 安裝光盤,但在有 DSL 鏈接的情況下,可能還是把光盤鏡像下載下來更好。
如果有幾張 DVD 可以容納全部 gentoo 的 distfiles 和對應的 portage tree 的 snapshots 將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這樣的 DVD 可以允許我們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安裝系統,并且可以長期維持一個比較老的安裝版本。如果誰提供這樣的服務請告知敝人,我將原意購買這張光盤。
Gentoo 的安裝過程包括很多步驟,花費很長時間,但個性化和優化會帶來很多不同。運行速度的增益可以達到 3-5%,當然這依賴于 USE flags 的設置。你可以體會到這是你的系統,而不是產品經理的。特別對于桌面計算機來說,你的系統中的所有軟件都是按照你的需求設置的,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感覺。
當我第一次看到 Gentoo 的時候被打擊得夠嗆,但到現在我已經使用它半年了,我根本就不想再使用其它任何發行版了。我太喜歡 Gentoo 了。
相關鏈接
http://gentoo.org
gentoo user docs
Local copy of the gentoo 2004.0 user guide (pdf, 1102643 bytes)
Local copy of the gentoo 2004.0 quick installation guide (pdf, 17899 bytes)
Local copy of the installation instruction from gentoo 1.4 (pdf, 92926 bytes).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