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結構如圖,Linux路由器這臺計算機標識為A,它與三個網段相連,192.168.1.0/24,10.0.0.0/8,172.16.0.0/16。
A計算機必須擁有三塊網卡,分別與三個網段相連。
假設:
eth0與172.16.0.0相連,
eth1與10.0.0.0相連,
eth2與192.168.1.0相連。
首先來配置eth0。給這個網絡接口分配地址172.16.1.1,運行下列命令:
|
為了使這個地址不再計算機重新啟動后消失,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修改為如下格式:
|
增加一條靜態路由:
|
這樣系統中就增加了一條靜態路由:
|
接下來,配置eth1,eth1與10.0.0.0網段相連,分配給它的地址是10.254.254.254,使用ifconfig命令為它配置參數:
|
同樣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下的ifcfg-eth1文件,內容如下:
|
再增加一條靜態路由:
|
網絡中當前的路由表為:
|
最后配置eth3,它連接192.168.1.0網段,分配的IP地址是192.168.1.254,執行下列命令:
|
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下的ifcfg-eth2文件,內容如下:
|
再增加一條靜態路由:
|
這樣網絡中就有三條靜態路由記錄了:
|
還要為系統增加一條缺省路由,因為缺省的路由是把所有的數據包都發往它的上一級網關(假設地址是172.16.1.100,這個地址依賴于使用的網絡而定,由網絡管理員分配),因此增加如下的缺省路由記錄:
|
這樣系統的靜態路由表建立完成,它的內容是:
|
最后一步,要增加系統的IP轉發功能。這個功能由/proc/sys/net/ipv4目錄下的ip_forward文件控制,執行如下命令打開ip轉發功能:
|
這樣我們的路由器基本上是配置好了,測試路由器的工作情況。
在linux路由器上測試
第一步,測試自身網絡是否工作正常,執行如下命令:
|
如果這些地址都能ping通,則第一步通過,否則查找原因,排除錯誤。
第二步,測試與上一級網關之間是否連通:
|
如果通暢,則正常;否則查找錯誤原因。
在192.168.1.0網絡內測試,假設它的地址是192.168.1.1,
第一步,測試自身是否工作正常, ping 192.168.1.1
第二步,測試與網關是否連通, ping 192.168.1.254
第三步,測試與10.254.254.99是否連通,這是10.0.0.0網段內的一臺計算機 ping 10.254.254.99
第四步,測試與外網地址是否連通 ping 172.16.1.100 如果連通了,表示路由器配置正確,否則,查找原因,并排除之。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