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筆者從各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看到的項目,無非是校園約會、校園電商、課程表、校園外賣等等,項目本身就制約了能夠達到的規模。
團隊分歧容易導致矛盾激化
“團隊里每個人都想大干一番,但結果是在某個時間點我想繼續完善產品,但有人想去做推廣,有人想找投資,大家沒法的勁兒沒法往一處使。”小李表示,現在進了公司慢慢意識到,CEO需要的是綜合能力,對所有事情都有把控力,但是自己只能做好產品一件事情。
“找一個適合做CEO的人,你只做產品經理呢?”筆者試圖幫小李尋找一個解決方案,小李給出的回答是:“這個團隊只有我自己出了錢,當然我要有控制力,不可能讓別人做CEO。”
大學生創業往往是憑著一股熱情和沖動,幾個想干點大事的年輕人湊在一起就開始行動。在組合團隊的時候,很少考慮幾個人誰適合什么樣的角色。“團隊成員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就會導致誰都想讓團隊執行自己的想法,矛盾越積越深,直至最終爆發。”
作為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面臨著太多的選擇,面對矛盾并沒有太多耐心解決,很多人的心態是“大不了出去找份工作”。小白團隊已經更換多個聯合創始人,大多都因為相互之間的分歧選擇了離開,“最慘的時候只剩我一個人,也曾想過放棄。”小白表示,因為當時還有融資,不想就這么失敗了。
小白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重新招到了合伙人,目前產品已經成型,商業模式也已經打通,并有了收入。但是很多大學生創業者并沒有小白這樣的忍耐力,在這個關鍵時候選擇放棄。一位投資人曾在公開場合不無惋惜的表示,很多大學生創業項目失敗并不是因為做不下去了,而是需要再堅持一下的時候放棄了。
如何避免團隊矛盾是創業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小賈表示,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學習管理,把我公司大方向上,具體的業務放手給聯合創始人。“只要不是太離譜,我就不會插手具體的事情。”
但小李至今都沒搞明白作為CEO如何才能既保證控制力,又不傷害合伙人的熱情。“我們一個月都沒溝通了,反正都要散了。”
“下個月去談散伙,都鬧到這份上其實也沒啥好談的了,眼不見為凈。”小李說,創業已成過去式,自己要接受新的角色。
原文轉自: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5-06-11/21627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