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化和慘淡命運:懷念中國雅虎

發表于:2014-01-16來源:IT博客大學習作者:Dreamer點擊數: 標簽:雅虎
技術文化和慘淡命運:懷念中國雅虎。很早就想寫這么一篇文章了。我離開中國雅虎已經一年有余,在中國雅虎工作的那段時光是我最珍貴的回憶之一,和以前的同事吃飯聊天的時候也經常會懷念一下中國雅虎,懷念得多了,就覺得不如寫篇文章好好回顧一下。很多事情雖然已經過去

  很早就想寫這么一篇文章了。我離開中國雅虎已經一年有余,在中國雅虎工作的那段時光是我最珍貴的回憶之一,和以前的同事吃飯聊天的時候也經常會懷念一下中國雅虎,懷念得多了,就覺得不如寫篇文章好好回顧一下。很多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但有些話不說出來,到底意難平。

  從2008年7月份畢業之后加入了中國雅虎,到2009年9月份跟著中國雅虎工程技術部全體人員“被跳槽”到淘寶,我在中國雅虎只呆了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時間并不長,甚至可以說短得可憐,所以我或許不是寫這篇文章的最佳人選。但是,中國雅虎給我的是人生第一份工作,憑著初生牛犢對社會的好奇心,我對公司的文化、技術、架構、流程包括產品設計等各個方面都有濃厚的興趣和廣泛的了解,從這個方面來說,由我來寫這篇文章也是合適的。而且最重要是,我愿意把它們寫出來。

  在進入正文之前,先開誠布公地聲明一下:眾所周知,中國雅虎是阿里巴巴的一個子公司,所以文中我也不必遮遮掩掩地用“某電子商務公司”來代替。而且我對阿里巴巴這個公司有意見,不代表我對阿里巴巴的員工有意見,如果傷了某些人的感情,先說聲抱歉,請您發揚一下風格,在這里也“擁抱變化”一下。

  正文:

  我在 2007 年底通過校園招聘拿到了中國雅虎的 offer ,但實際上在我2008年7月份入職的時候,中國雅虎的品牌雖然還在,公司卻已經在7月9日和口碑網合并了,改名叫做“雅虎口碑”。盡管這樣,到現在為止我還是厚著臉皮說自己原來是雅虎的,因為那里讓我著迷和真心喜歡的東西全部都是紫色的,而不是橙色的。

  雄厚的技術實力

  中國雅虎最好的一個地方就是它和 Yahoo! 全球共享同一個技術平臺,那是一個有十幾年歷史的技術平臺。Yahoo! 的技術文化不如 Google 的工程師文化那么有名,但 Yahoo!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互聯網的旗幟,吸引了全球大量的技術牛人加入,Yahoo! 的技術平臺就是他們的知識、經驗和心血日積月累的成果。盡管阿里巴巴收購了中國雅虎,但是在技術方面并沒有對中國雅虎做出太大的改造(幸好沒有改造),所以就工程師來說,每天更多接觸到的還是 Yahoo! 的東西,而不是阿里巴巴的東西,對我影響最大的也正是這些東西。

  一、Linux開源文化

  之前一個中國雅虎的同事,他是工作了幾年之后才來中國雅虎,有一次他說:“雅虎是我見過的最尊重 Linux 的一家公司”。什么叫做尊重 Linux 呢 ? 不是在服務器上裝個 Linux 跑 Apache 就叫做尊重 Linux 。在雅虎很多同事日常都使用 Linux 操作系統辦公,即使有一些人使用 Windows, 也都是使用 pietty 或者 Xshell 等工具遠程連接到開發機器上使用 VIM 做開發。不只是日常工作,在雅虎全球的技術體系中,產品的上線和發布也都借鑒了 Linux 包管理的方式:所有的產品都會被打成包放在一個專門的服務器上,產品的部署和升級就變成了簡單的裝包操作,絕對不會出現最后上線的時候文件路徑出錯等低級問題。Yahoo! 的技術平臺是深深扎根于 Linux 和開源文化的。

  大型互聯網公司一般都會使用開源的產品,同時也向社區貢獻代碼。Google 和 Facebook 經常將自己研發的成熟產品開源,Yahoo! 當然也不例外。而且 Yahoo! 不僅僅給社區貢獻代碼,它在設計方面也擁抱了開源文化,將多年研究總結的設計模式庫共享了出來。在 Yahoo! 內部,很多代碼都是存放在 CVS 里面的,并沒有限制讀的權限,任何員工都可以查看里面的代碼,這對于那些小團隊內部代碼都不敢共享防員工如防賊的公司來說應該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另外, Yahoo! 的工程師也經常出現在各種技術會議上,分享自己項目的架構、流程和經驗。雖然這些更多都是 Yahoo! 全球技術團隊做的事情,但是對于他們那種開放共享的精神我們是非常認同并且向往的,你會覺得做一個工程師很自豪,而不會覺得自己是民工、做技術沒前途。這種認同感和成就感乍看上去沒什么,但實際上它決定了你對技術的追求和態度,也會影響你以后在職業上的選擇。

  二、濃厚的技術氛圍

  雖然2008年的時候中國雅虎已經被折騰得快不像樣了(這點后面細說),不過那個時候還是有濃厚的技術氛圍的。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 Google Chrome 瀏覽器剛發布的時候,大家都立刻下載下來使用,但由于公司內網的一些問題無法打開網頁。當我正打算把 Chrome 卸載了的時候,忽然發現公司郵件列表里面已經有人發郵件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公司大部分工程師都不是那種只知道完成工作的人,而是隨時關注新技術和業界動態的人。當時中國雅虎還是有很多牛人沒有離開,大家也喜歡在郵件列表里面談論技術,經常能看到精彩的討論和解答。最讓我興奮的是,無論我遇到什么技術問題都不用慌張,即使無法 Google 到答案也可以從同事那里獲取到幫助,而且大家也愿意回答技術問題,這對于我這樣一個基礎很差技術又爛的菜鳥來說真是天大的福氣。

  中國雅虎還有做技術分享的文化,如果有哪位同事想要分享一下最近學習到的技術,就可以自己預訂一個會議室然后向所有的工程師發送會議邀請,有時候還會有一系列非常系統的課程,我就參加過長達十幾個課時的 UED 培訓,完全改變了我對 Web Develop 的認識。很多公司應該都鼓勵員工做技術分享,但在中國雅虎幾乎每次技術分享都會把會議室坐的滿滿當當,可見大部分工程師都還是想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直到離開雅虎之后我才明白這種普遍的學習熱情有多么難得。我想,業界之所以到處流傳著“程序員做到30歲最好轉管理”之類的忠告,應該就是因為大部分公司都缺乏這種良好的技術氛圍吧。

  三、龐大的知識庫

  入職的前幾天,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文檔,不是類似“PHP技術手冊”那種文檔,而是一些 Yahoo! 內部的工具手冊。Yahoo! 內部的文檔非常齊全和詳細,光是 Yinst 這款工具的使用手冊就長達幾十頁。Yahoo! 內部是用 Twiki 做知識管理的,這個知識庫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已經非常龐大,從入門到提高,從 PHP 到 C ,從前端到后端……應有盡有,而且幾乎 Yahoo! 全球所有子公司的技術資料都是開放瀏覽的,沒有任何亂七八糟的權限設置和保密限制。有這么一個寶藏在,再加上好的學習氛圍,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的話,總是可以提高。當初我想從 PHP 工程師轉做 Web Developer 的時候,就先把 Twiki 上 UED 部門的所有資料看了一遍,受益匪淺。

原文轉自:http://blogread.cn/it/article/2703?f=wb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