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昨日創世中文網正式上線,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直接采用騰訊域名,入駐騰訊文學開放平臺,但本該是“主角”的原起點中文網高管吳文輝、羅立等“隱形”,并未現身媒體溝通會。
當被問及羅立被拘一事對于創世中文網的影響,楊晨對記者表示,網站按期正式上線已是最好的回答,并稱“相信法律的公正”。
背靠騰訊好乘涼?
對于剛剛成立的創世中文網,騰訊給予了不少扶持。除了投資外,騰訊網絡文學業務負責人張蓉透露了騰訊將給創世提供的資源:用戶流量、云服務、架構與數據,而微信平臺、Q幣支付體系等也在細談當中。
楊晨告訴記者,網站上線伊始聚集了包括多位“大神”在內的數百位簽約作家。還有不少“大神”和作者正在協商和溝通中,接下來人數還將持續增長。
楊晨昨日特別強調,在合約方面,創世強調“平等”原則,如業界不少網站要求永久版權,而創世標準分成合約只設年限;在渠道收益方面,創世極為重視“契約”,一改行業普遍把作家應得稿酬當作福利的做法;創世計劃展開其首推的作家等級制度,待遇也是量化對應。
一系列制度規定似乎意有所指,暗示創世中文網正免重蹈起點團隊離開盛大覆轍。
對于原先起點離職團隊與騰訊的合作,盛大文學CEO侯小強有話要說:“很難想象其他(網絡文學公司)去成立一個自己的編劇公司、出版公司。”他同時暗示,如果騰訊投資網絡文學,雖然流量多、用戶多,但(騰訊內部)各類產品也很多,移動閱讀產品的排名難以名列前茅,得到的支持也會相對有限。
對于從起點中文網轉向創世中文網的白金作家蒼天白鶴而言,他預計未來來自創世中文網的收入與原先起點的收入相差不大,但是自己作出選擇主要是因為編輯的轉向。“我估計很多作者都是沖著編輯來的,起碼有三分之二。”
楊晨并未透露目前編輯人數,只稱有一大部分編輯來自原先起點中文。
在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看來,原先起點團隊給騰訊帶來的,除了人才,更重要的在于該團隊此前在網絡文學產業鏈積累的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嫁接到騰訊的流量和資源上,只要騰訊協調好資源和人員配置,從邏輯上來講創世中文網是‘跑’得起來的。”
他同時認為,創世中文網與騰訊短期內難以對盛大文學產生太大影響,網絡文學第二梯隊的市場份額則可能會被創世中文網與騰訊瓜分。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