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什么是RFS——RobotFramework+Selenium2library,本系列主要介紹web自動化驗收測試方面。
這一講主要說一下工作區的Run頁面,這里可以手動運行我們的案例有關的一些設置。
1、先看看截圖
在我寫這個文章的前幾天,RIDE推出了0.45版本,其中一大改進就是把圖中左下方的選擇運行案例的區域和我們的案例區整合到一起了。在只想運行單個Case的時候方便了很多,直接打勾后運行即可;而在0.44及之前的版本,我們需要先點Run,然后再左下方找到要運行的案例打勾后再運行——當案例非常多的時候,要多點很多次鼠標。
在截圖中,我們依次來說。
1) Execution Profile:選擇運行方式,里面有pybot、jybot和custom script。其中我們默認是用pybot來運行案例,jybot需要安裝Jython的支持。custom script是選擇自定義的腳本來運行。就目前而言,我們不用修改了,默認pybot即可,以后我們再研究一下其他2個。
2) Start和Stop:這兩個應該不用說了,運行和停止案例。
3) Report和Log: 報告和日志,要運行之后才能點擊。他們的區別么,我的感覺是報告更多是結果上的展示,日志更多是過程的記錄,更多使用的還是日志。
4) Autosave: 自動保存,如果不勾選,在修改了案例之后如果沒有保存的話,運行案例時會提示是否保存。勾選則在運行時自動保存了。
5) Arguments: pybot的參數(或者jybot等),比如我后面截圖里加上了一個參數。完整版的參數可以在doc命令行輸入pybot.bat --help
6) Only Run Tests with these Tags: 只運行這些標記的測試案例。
7) Skip Tests with these Tags: 跳過這些標記的測試案例。6和7這2個就和我們前面講過的Tags有關系了,當你的案例多了以后,用tags來管理和運行案例是比較方便的,你可以根據需要只運行某些標記的案例或者跳過他們。(當然前提是你的案例要能獨立運行,沒有互相依賴。后面我們的案例設計也是要一樣要在這個大前提下進行)
最后下面的2個區域,左邊的是選擇運行哪些案例的,如果不選就是全部。右邊的區域是運行信息輸出區域,運行過程的某些輸出信息以及運行結果都會在這里顯示。
2、下面我們來運行一下看看。
為了簡單演示一下剛才說的Arguments,我加了個參數 -t case,其實加不加效果是一樣的,因為我們現在就這1個案例,如果再多加個案例的話,他就只會按照我給的參數只運行叫case的案例。
在輸出區域,我們可以看到運行的過程,目前這個版本里沒有加上打印具體過程的日志,吳博的更新版本里加上了,會把每一個頁面操作時的日志打印出來。
這里我們的case案例中只有如下幾行腳本
打開IE瀏覽器,進入百度頁面,在搜索欄輸入 土里土齊,點擊搜索。
在圖2中看到的No Translation for key,就是針對我輸入的中文顯示的,不過這個不影響執行結果的。
在圖2里,每一個案例都一個結果,Pass或者Fail,最終會給出一個總的結果。
再往下的三行:
Output: c:\users\sony\appdata\local\temp\RIDEvrzwbh.d\output.xml
Log: c:\users\sony\appdata\local\temp\RIDEvrzwbh.d\log.html
Report: c:\users\sony\appdata\local\temp\RIDEvrzwbh.d\report.html
第一個是output.xml,具體的作用么,目前我們是用在和jenkins的集成上,用這個文件來輸出報告的。
另外2個html文件就是和Run頁面看到的2個按鈕有關聯的了,在圖2運行完成之后,那2個按鈕也都可以點擊了,點擊后會顯示對應那個html文件。
3、下面我們點擊一下log按鈕看看。
通常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看到這個頁面,主要是IE的設置里限制active腳本,可以手動點一下提示的鏈接選擇允許,不過下次還是會這樣的。
我們可以在IE的工具=>Internet選項=>高級頁面,把圖中的允許活動內容運行的選項打勾,這樣以后就不會再提示了。
OK。目前已經把RIDE相關的內容介紹的差不多了,后面我們的內容就主要集中到案例設計以及測試庫有關的內容了。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