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多年的持續集成咨詢經歷中,最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如何來評估企業在配置與發布管理方面做得到底怎么樣?還需要在哪些地方進行改進或提高?
兩年前,CITCON的幾個參與者給出了一個持續集成成熟度模型,聚焦于“持續集成實踐”,而在《持續交付》一書中,Jez與Farley也結合ThoughtWorks在這方面的實踐經驗,總結了“配置與發布管理成熟度模型”,并在多個項目中進行了實際應用,效果不錯。
由于這是通用模型,所以各等級中多為定性描述,在拿到具體企業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其中一些定性描述進行量化,比如“提交不頻繁”“定期溝通”等。
如何使用這個成熟度模型呢?
找出你所在團隊在各維度上所處的級別。
找出你所在團隊需要改進的維度,以及在該維度上的改進目標。
根據目標與現狀,制定改進行動計劃并實施。
重新評估,再制定下一個目標。
任何流程都是可以改進的,所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最高一級是“持續優化”。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