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服務器性能調優[2]

發表于:2010-02-05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Weblogic服務器 性能 調優[2] 軟件測試 注:此值也可通過手動的修改config.xml配置文件。 4) 調優執行隊列線程; a) 修改默認執行線程數 在這里,執行隊列的線程數表示執行隊列能夠同時執行的操作的數量。但此值不是設的越大越好,應該恰到好處的去設置它,太

  Weblogic服務器性能調優[2]  軟件測試 

    注:此值也可通過手動的修改config.xml配置文件。

  4) 調優執行隊列線程;

  a) 修改默認執行線程數

  在這里,執行隊列的線程數表示執行隊列能夠同時執行的操作的數量。但此值不是設的越大越好,應該恰到好處的去設置它,太小了,執行隊列中將會積累很多待處理的任務,太大了,則會消耗大量的系統資源從而影響整體的性能。在產品模式下默認為25個執行線程。

  為了設置理想的執行隊列的線程數,我們可以啟動管理控制臺,在域(如:mydomain)> 服務器 > server實例(如:myserver)> 監視 > 性能中監控最大負載時執行隊列的吞吐量和隊列中的等待請求數,據此確定理想的數值。

  理想的默認執行線程數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比如機器CPU性能、總體體系架構、I/O、操作系統的進程調度機制、JVM的線程調度機制。隨著CPU個 數的增加,WebLogic可以近乎線性地提高線程數。線程數越多,花費在線程切換的時間也就越多;線程數越小,CPU可能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為獲取一 個理想的線程數,需要經過反復的測試。在測試中,可以以25*CPU個數為基準進行調整。當空閑線程較少,CPU利用率較低時,可以適當增加線程數的大小 (每五個遞增)。對于PC Server和Windows 2000,則最好每個CPU小于50個線程,以CPU利用率為90%左右為最佳。

  通過啟動管理控制臺,在域(如:mydomain)> 服務器 > server實例(如:myserver)> Execute Queue > weblogic.kernel.Defalt > 配置中修改線程計數。

  b) 設定執行隊列的溢出條件;

  Weblogic Server提供給默認的執行隊列或用戶自定義的執行隊列自定義溢出條件的功能,當滿足此溢出條件時,服務器改變其狀態為“警告”狀態,并且額外的再分配一些線程去處理在隊列中的請求,而達到降低隊列長度的目的。

  通過啟動管理控制臺,在域(如:mydomain)> 服務器 > server實例(如:myserver)> Execute Queue > weblogic.kernel.Defalt > 配置下面幾項:

  * 隊列長度:此值表示執行隊列中可容納的最大請求數,默認值是65536,最后不要手動改變此值。

  * 隊列長度閾值百分比:此值表示溢出條件,在此服務器指出隊列溢出之前可以達到的隊列長度大小的百分比。

  * 線程數增加:當檢測到溢出條件時,將增加到執行隊列中的線程數量。如果CPU和內存不是足夠的高,盡量不要改變默認值“0”。因為Weblogic一旦增加后不會自動縮減,雖然最終可能確實起到了降低請求的作用,但在將來的運行中將影響程序的性能。

  * 最大線程數:為了防止創建過多的線程數量,可以通過設定最大的線程數進行控制。

  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調整以上參數。

  c) 設定執行隊列監測行為

  Weblogic Server能夠自動監測到當一個執行線程變為“阻塞”。變為“阻塞”狀態的執行線程將無法完成當前的工作,也無法再執行新請求。如果執行隊列中的所有執 行線程都變為“阻塞”狀態,Weblogic server可能改變狀態為“警告”或“嚴重”狀態。如果Weblogic server變為“嚴重”狀態,可以通過Node Manager來自動關閉此服務器并重新啟動它。具體請參考:Node Manager Capabilities文檔。

  通過啟動管理控制臺,在域(如:mydomain)> 服務器 > server實例(如:myserver)>配置 > 調整下可配置下面幾項:

  * 阻塞線程最長時間:在此服務器將線程診斷為阻塞線程之前,線程必須連續工作的時間長度(秒)。默認情況下,WebLogic Server 認為線程在連續工作 600 秒后成為阻塞線程。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