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中的性能調優概述 性能測試用例
性能調優無疑是個龐大的話題,也是很多項目中非常主要的一環,性能調優的難做是眾所周知的,究竟性能調優涵蓋的面實在是太多了,在這篇blog中我們蜻蜓點水般的來看看性能調優這項龐大的工程都有些什么過程,同時也看看這些過程中稀有的一些做法。
一定性能調優的主旨
性能調優,首先是要一定性能調優的主旨是什么,如果現在應用已經滿足了需求,就沒必要去做性能調優了,究竟不經過一集系統的過程,其實是無法一定你所做的性能調整是否真的調優了性能,是否沒有造成應用中其他的問題,所以一定性能主旨是非常主要的,在定義性能主旨的時候通常這么定義的呢:
1、最大并發數
2、Quality of Service
服務的質量,在軟件系統方面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要求的出錯率,系統的load等。
3、最長響應時間
對于任何要求所能遭遇的最大響應時間。
4、TPS
每秒需要支持的最大事務數,最模范的指標是:“某頁面最高需要支持每秒7000次的訪問次數”。
例如一個web系統,需要定義出來的主旨是:
并發主旨:最高支持200并發;
QoS:出錯率須控制在萬分之一,系統的load最高只能到達10;
TPS:每秒完成7000次要求的處理;
最大響應時間:最長允許的響應時間為5秒。
至于要求的平均響應時間這些就不在性能調優主旨中定義,因為要到達TPS的要求,響應時間是必需要到達一個級別的,而且響應時間隨著高并發是會出現劣化的。
當然,還可以把性能指標定到更為細節,例如某個方式的TPS在100并發時需要到達多少。
在一定好了性能主旨后,主要的就是如何來測量系統的性能了。
測量系統性能
對于新系統而言,需要評估出其正式運行時的數據量的增加狀態;而對于已運行的系統,則需要根據監控獲取到系統的運行數據(例如高峰并發數、系統的響應速度狀態、系統的load、網絡流量、每類要求在總的要求中所占的百分比等)。
【NextPage】對于新系統而言,要評估出具體的性能相對來說細微好做一點,因為此時系統通常較為單純,數據量的增加也不可以是一夜之間增加的,因此基天性夠遵循一種正常的方式在測試環境評估出其正式運行的性能。
而對于已運行的系統而言,則較為麻煩,因為通常來講要在測試環境中模擬正式運行環境基礎是不太可以的,因此這個時候通常要采用一些模擬的方式或更高壓力的方式來盡量更為準確的評估出系統的性能。
在測試系統性能時,通??刹捎玫姆绞接校?/P>
1、單元測試;
可借助單元測試來測試某個要求的性能;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