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錯誤可以通過調整TCP的wait_time值和TCP隊列大小來避免。下面是不同操作系統需要調整的參數。
1. Solaris 調整參數
1)使用ndd命令設置TCP的參數
下面是常用的TCP調整參數:
· /dev/tcp tcp_time_wait_interval
· /dev/tcp tcp_conn_req_max_q
· /dev/tcp tcp_conn_req_max_q0
· /dev/tcp tcp_ip_abort_interval
· /dev/tcp tcp_keepalive_interval
· /dev/tcp tcp_rexmit_interval_initial
· /dev/tcp tcp_rexmit_interval_max
· /dev/tcp tcp_rexmit_interval_min
· /dev/tcp tcp_smallest_anon_port
· /dev/tcp tcp_xmit_hiwat
· /dev/tcp tcp_recv_hiwat
· /dev/ce instance
· /dev/ce rx_intr_time
提示:使用netstat -s -P的tcp命令來查看所有可用的TCP參數。
設置TCP相關的調整參數請使用ndd命令,如下例所示:
ndd -set /dev/tcp tcp_conn_req_max_q 16384
2)設置/etc/system文件的參數
每個到服務器的socket連接都有一個文件描述符。為了優化socket的性能,需要配置操作系統擁有合適的文件描述符個數。因此,需要改變/etc/system 文件中的默認文件描述符限制,還有哈希表的大小和其他調整參數。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