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級要求對新的系統做壓力測試時,而制作壓力測試計劃與測試報告的任務就落在我的身上,從沒有做過測試計劃的我不知從何下手,而是到網絡上到處搜尋,竟找不到一個很好的模塊和一份好的壓力測試所必須包括的內容,于是我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和自已在QCC活動中所學到的手法編寫了這一份壓力測試計劃與報告,得到了上級的贊賞,所以在此與大家分享。
壓力測試計劃書
壓力測試計劃書必須包括的內容有:
1. 測試內容:即在此次測試中所要測試的內容,如Client or Server的連接數/內存使用情況
2. 達成準則:只所以把他放在第二的位置,是因為這樣大家一看就知道此次測試預計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系統要達成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才算是通過。
3. 壓力測試的詳細計劃:包括 測試計劃名稱、測試內容(測試背景,測試項,不被測試的特性)、測試計劃(測試強度估算,測試環境準備,破壞性測試,強度穩定性測試,測試方法和工具,測試時間計劃,測試中的問題及處理,測試報告)
測試背景:主要說明所使用的用戶測試環境所需要的硬件以及軟件要求;
測試項:在此次測試中所必須記錄的選項;
不被測試的特性:在此次測試中可以不必記錄的選項;
測試強度估算:根據實際用戶結系統所需的要求計算出測試壓力的估算結果以及在測試鞍程中所要把握的輸入條件;
測試環境準備:Server端與Client端環境必須具備些什么,以及用戶端程必須具備哪些功能;
破壞性測試:按照測試強度估算出來的結果的基礎上如果增加倍數所出現的各種情況來測試系統的出錯以及錯誤恢復能力
4. 人員和職責:職責區分,人員分配
5. 批準:定義此份計劃書只有經過誰批準后方可開始實施
壓力測試報告書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塊:
測試內容:開篇破題,點明報告的內容是哪些
測試結果:交代結果,說明最后測試結果,這部分是最高級主管想要看的,如果直接主管或者其它想知道具體情況的人想了解結果是如果得到可以繼續往下看
具體結果以及如何得到:此處是一個匯總的工作,根據所收集到的資料來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如果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此處我運用到的是折線圖來表示系統的運行情況與變化情況,當然QC手法中還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方法,如果大家有興趣不妨去了解一下,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有用。
實例:
壓力測試計劃二
壓力測試(Stress Testing)是指模擬巨大的工作負荷以查看應用程序在峰值使用情況下如何執行操作。擴展開來說,其一壓力測試應該是較短時間的,其次是模擬巨大的工作負荷的,再次壓力測試是要使應用程序的使用達到峰值。
此次壓力計劃主要是在階段一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個更高層的測試,測試內容包括:
仿真產線的實際作業進行應用服務器的最大連接數、內存、CPU使用情況、響應時間、最大/最小并發數、失敗的次數、正常連續運行的最長/最短時間,并發數與失敗的關系;
此次測試完成準則需達成如下標準:
測試項目 |
二廠client目前速度 |
所占比例 |
Server端資料量 |
新系統判穩標準 |
Special(packing) |
3秒/pcs |
36% |
108萬筆(半年) |
>3sec/pcs NG |
Normal(packing2) |
27秒/箱(48pcs/箱) |
64% |
108萬筆(半年) |
>27秒/箱(48pcs/箱) NG |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