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性能測試與功能測試有很大的區別,所以討論出的結果可能與預先的設想有一定的區別。
性能測試的目的:
為了驗證系統是否達到用戶提出的性能指標,同時發現系統中存在的性能瓶頸,起到優化系統的目的。
性能測試指標的來源:
用戶對各項指標提出的明確需求;如果用戶沒有提出性能指標則根據用戶需求、測試設計人員的經驗來設計各項測試指標。(需求+經驗)
主要的性能指標:
服務器的各項指標(CPU、內存占用率等)、后臺數據庫的各項指標、網絡流量、響應時間。
BUG觀點:
1、性能測試就象人在無風情況下跑步(正常情況下的性能指標);
2、壓力測試就象人在微風中跑步(在正常的基礎上加大多少百分比壓力的性能指標);
3、負載測試就象人在強風中跑步(不斷加壓,直到系統崩潰)。
HTTP觀點:
1、 負載測試是正常情況下持續的加壓;
2、 壓力測試是直接加壓達到一個極限值。
大家統一的觀點:
性能測試、壓力測試、負載測試密不可分,可統稱為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要點:
1、 性能測試是在功能測試完成之后進行。
2、 性能測試計劃、方案一般與測試用例統一在一個文檔里。
3、 測試環境應盡量與用戶環境保持一致。
4、 性能測試一般使用測試工具和測試人員編制測試腳本來完成,性能測試的環境應單獨運行盡量避免與其他軟件同時使用。
5、 性能測試的重點在于前期數據的設計與后期數據的分析。
6、 性能測試的用例主要涉及到整個系統架構的問題,所以測試用例一旦生成,改動一般不大,所以做性能測試的重復使用率一般比較高。(說明:當系統中出現的某個功能點需要修改,它一般只會影響到功能測試的設計用例,而對于性能測試,很少影響到性能測試的設計用例。但是如果某個功能有較大的修改,性能測試也應該進行重新測試。)
2. Loadrunner性能測試一個實例(經典)
隨著測試越來越重要,其中的性能測試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比較普遍的性能測試工具是Loadrunner7.51,但是很多人對此性能工具不是很熟悉。本人也是總結心得體會,將做過的性能測試實例以餉大家,希望對各位做測試的朋友有所幫助。
該方案是針對某公司試題庫的性能測試。該試題庫是用來對公司內部員工培訓結果的一個考核。試題庫在公司內部web服務器上,假設開設50個賬號和密碼可供50個考生同時參加考試。要求,每臺機器只能由一個用戶使用,每個用戶只能使用各自不同的賬號登錄考試系統,做完題目后,要求提交考試結果,若在制定的時間內不提交,則系統強制提交考試結果。
但是,一般測試部門不可能有50臺機器同時進行測試的。所以,可以借Loadrunner7.51模擬IP地址,修改腳本來協助測試。但是,為了保證測試結果,建議搜羅公司中所有可用的機器進行復測,因為有時候是不可以完全信賴工具的。
現場測試環境
硬件:50臺PC機,Web服務器
軟件:Loadrunner7.0,Win2000,IE5.0和IE6.0
人員:質控部2人,執行現場測試
項目部22人,提供現場環境
技術部各1人,提供技術支持
測試要求
50個用戶擁有獨立IP地址,不同的用戶及密碼登錄,試題完成后各自同時提交。
測試內容
50個用戶以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試題庫。試題完成后,提交考試結果。測試考試結果是否能正常提交以及正確評分。
測試方案
1、 完全20臺實際的PC機進行現場測試。
(1) 準備工作,并做計劃。第一輪測試執行三遍,設定用戶考試內容全部同時提交,第一遍全部使用IE5.0,第二遍10臺使用IE5.0,10臺使用IE6.0,第三遍全部使用IE6.0
(2) At 9:00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3) At 9:05 ,20個用戶同時全部提交
(4) 分別記錄第一輪測試(三遍)的結果
(5) 第二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15個用戶考試內容同時提交,另外5個用戶延時5分鐘提交,全部使用IE5.0
(6) At 9:1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30805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