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與基本假定
在這一部分中,要清晰地描述測試前必須滿足的依據(必須完成的任務)與基本假定(測試時假定為真)。樣例如下:
“繼續部署任何性能測試之前,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要進行性能測試的組件必須能完全正常運行。
要進行性能測試的組件要安裝在可以代表(或按比例可調的)預期的生產系統的硬件或固件中。
數據存儲庫要能代表(或按比例可調)預期的生產系統。
有確定的性能測試目標,包括運行情況的假定與測試方案。
安裝好性能測試工具并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持?!?/P>
性能測試前的操作
這部分要清楚地說明在正式進行性能測試之前為確定系統已經就緒而進行的預測試操作。相當于功能測試中的煙霧測試(smoke testing)。樣例如:
“為減少性能測試中的風險,可以進行幾項預測試操作:
在質量保證測試環境下利用‘樁(stub)’或‘實用程序(utilities)’測試事務處理能力,即投影最大負載(projected peak loads)。
用‘樁’或‘實用程序’代替無需測試或只需進行有限測試的B2B類事務。這將取消任何關于B2B事務的依據。
用‘樁’或‘實用程序’代替性能測試中無法使用的內部組件。這將移除所有關于此類組件的依據。軟件測試
在所有大規模服務器上部署合適的性能監控器?!?/P>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