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從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復雜性方面仔細評估,否則任何關于數據通信網絡部署的建議看起來都不錯。
無論公司有兩個站點還是兩百個站點,要明確如何管理這些站點之間的數據通信都會是個挑戰。當手中有無數種選擇的時候,要找出那一種最適合于公司是很困難。下面是一些有助于企業作出正確判斷的關鍵準則:
可靠性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網絡的可靠性是最關鍵的部分,甚至高于網絡的可用性。雖然在有的企業中站點之間的數據通信能力并非是業務核心(例如企業沒有需要集中訪問的數據庫,或是無需實時共享信息),但連接中斷仍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可靠性是通過連接中斷的頻率、持續時間、以及完全中斷的損耗來衡量的。
頻率——頻率有可能很小。例如,在美國,盡管夏天經常遭遇雷雨天氣,但由它引起的斷電幾乎沒有。在夏季,我們可能期望斷電的頻率最多每月一次,如果住在偏遠地區,多一點也沒什么關系;
持續時間——如果斷電時間不長,幾乎就是重啟所花的時間,這段時間人們甚至感覺不到; 完全中斷損耗——很可能系統沒有完全癱瘓,只是非常慢或遭遇擁塞。根據需求,偶爾的擁塞或緩慢或許不算什么大事。可擴展性
下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可擴展性。換句話說,如果需要更多帶寬,這容易實現么?是不是下一個采購命令就可以了呢?還是有物理或合同限制,使企業會遇到很多麻煩和花上很多時間?可擴展性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式來實現。
復雜性
最后需要考慮的就是復雜性了。復雜性是降低整個網絡成本過程中很難消除的因素。在數據通信中引入了大量復雜性后,有可能使得你的管理維護費用異常高昂,同時整體的可靠性又下降了。必須根據管理成本和其對系統可靠性的影響對每一個額外組件進行評估。
筆者曾經在一個消費者服務組織工作,其站點遍布美國。多年以來,各個站點之間的連接技術不盡相同。有的是用DSL和Cable,有的又在使用撥號上網和幀中繼。想得到的方法,他們幾乎都有。如此復雜的連接使得各個站點的路由器也不相同。這些使得整個網絡異常復雜。雇員們不清楚誰應該為問題負責,也無法借助之前的經驗來解決現在的問題。最后,該組織決定購買標準路由器,并啟動一個削減數據通信設備供應商數量的流程。這些努力降低了網絡的復雜性,并最終贏得了很高的可靠性。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