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3 是一個點擊動作的回放,細節如下: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腳本開始回放;
通過對象管理器獲得該域頂級容器對象;
遍歷頂級容器對象的子對象,直至得到滿足查找條件的對象的代理;
通過該代理觸發點擊動作;
激活目標對象,計算它的所在位置,并在居中的坐標實施點擊;
結束;
圖 13. 回放動作時序圖
(查看圖 13 大圖)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的功能測試或回歸測試正是由更多、更復雜的錄制 / 回放動作組合而成,原理與上述兩個例子沒有太大差別。
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們對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工作原理的剖析,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它掌控被測軟件,并驅動它們完成自動化測試的底層動作細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這一基礎上,大家還可以進行定制,自行拓展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的測試范圍和深度,使它的能力更加吻合應用項目的需求,保障軟件質量。
最后我們來回顧一下本文的要點內容,幫助您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在測試前需要啟用被測應用程序,在兩者間建立溝通渠道;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測試涉及的進程被分為兩類,被測程序是服務器端進程,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這一側是客戶端進程;它們的通訊借助共享內存完成,涉及上下文對象,對象管理器,域對象和代理對象等一系列實體;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不直接和被測應用程序接觸,而是通過代理對象這一包裹類來操作實際控件;
代理對象和測試對象的映射關系及其存儲結構,用戶可以拓展映射關系來擴大測試范圍;
實際錄制、回放過程的詳細交互動作,所調用的底層方法及其時間順序。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