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程介紹本課程以性能測試為中心,圍繞性能測試理論、性能測試技術及性能測試項目實施進行講解,而不是單純講授LoadRunner工具使用。
2、性能測試案例分析教師提供性能測試案例,與學員一起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發現這些問題,目的是使學員對性能測試有一個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出“性能測試流程”,分析在實際的項目中,性能測試階段的劃分、涉及的角色及各個角色的職責、企業性能測試中的常見問題及建議的處理方法,通過性能測試流程的分析,學員掌握正確的性能測試流程。
3、性能測試概念及性能測試類型講解性能測試的概念以及按測試目的劃分的多種測試類型的定義及目的。
通過這部分課程的學習,學員掌握性能測試的各種類型和每種測試類型的目的,以及每種測試類型的測試開始時間。
4、性能測試指標無論哪種測試類型,都必須依賴一定的標準來判斷測試結果的正確性。這部分介紹主要性能測試的衡量指標以及各個指標的意義。
5、性能測試缺陷定位及性能調優介紹性能測試發現的缺陷類型以及相應的性能調優方法。
6、性能測試測試工程師技能要求介紹作為一名合格性能測試工程師應該具備的技能。
第一部分課程重點:性能測試流程和性能測試概念第二部分 性能測試技術及LoadRunner使用
1、性能測試技術概述LoadRunner只是眾多性能測試工具的一種,這部分闡述的性能測試技術,是針對實現性能測試需求角度講解,不同的測試工具在實現這些測試技術時采用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通過這些內容的講解,學員能夠從對性能測試工具功能的理解深入到對性能測試技術需要的理解,拓寬了學員的思路,加深對性能測試的理解。
2、LoadRunner工具介紹介紹LoadRunner的體系架構以及各個程序的功能以及用途。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員對測試工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3、LoadRunner提供的主要性能測試技術手段的使用本部分講解LoadRunner提供的主要性能測試技術的使用,采用原理分析、案例演示和學員課堂練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主要有以下內容:
a)
虛擬用戶(Vuser)
通過網絡監控工具監控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交互過程,對比VuGen錄制生成的腳本,認識VuGen的虛擬用戶原理。在此基礎上,向學員講解在腳本錄制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處理方法。
除了標準HTTP協議腳本的錄制外,還講解在不知道被測試系統使用何種協議時,如何分析協議類型,以及常用的Winsock協議的腳本開發方法。
b)
參數化VuGen錄制生成的腳本均為靜態數據,如果直接運行無法模擬出實際用戶使用系統的真實場景,這部分講解參數化的方法及操作過程。
www.51testing.com 4上海博為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一般的參數過程,很多的學員都知道如何使用,這部分重點講解參數化的調試、參數數據的生成、參數取值方式的驗證等內容,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員能夠深刻理解參數化,并完全掌握參數化的用法。
c)
關聯(Correlation)
參數化只能解決輸入數據變化的要求,但實際的系統使用中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的多個請求之間很多存在依賴關系,即客戶端后續的請求依賴前面數據包請求的服務器返回數據,這部分講解解決此問題的技術的使用方法及過程。
培訓過程中發現,很多的學員關聯技術很薄弱,這部分通過與Quicktest Pro的Output Value技術進行對比,講解關聯的原理,并通過案例的演示每個過程的技術細節;然后通過案例講解關聯的應用,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學員真正掌握關聯技術及應用。
d)
集合點(Rendezvous point)和思考時間(Think Time)
當大量用戶訪問系統時,存在多個用戶同時向服務器發送請求的情況,而且用戶操作直將存在一定的延時,這部分講解模擬這些場景技術的使用方法。
集合點和think time,從技術角度很容易使用,但是從概念角度,如果沒有正確理解概念,會導致使用中的很多問題,這部分將重點為學員分析清楚這些概念。
e)
場景(Scenario)
多用戶系統為大量用戶同時訪問,測試階段需要模擬各種實際用戶使用系統的行為,這部分講解模擬用戶群行為的方法及過程。
f)
測試數據監控通過前面課程內容所講述的內容,可以向服務器產生大量的負載,在部分講解在向服務器產生負載的同時監控服務器的各項性能指標,并于實現定義的標準比較確定系統性能方面是否滿足要求。
g)
響應時間響應時間市衡量系統性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部分講解響應時間的監控方法及過程。
h)
服務器資源利用率講解服務器資源利用率的監控方法及過程,如對Linux、WebLogic、Oracle等服務器的監控。
備注:以上授課內容所使用案例,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定制。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