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QA到EP(3)

發表于:2014-02-26來源:豆瓣作者:@行知-追尋技術之美點擊數: 標簽:qa
UOE,user operation engineer。用戶運營工程師,這個崗位很多人不太容易理解,一般用戶運營人員都是跟內容啊、用戶打交道的,就像貼吧管理員就是典型的用

  UOE,user operation engineer。用戶運營工程師,這個崗位很多人不太容易理解,一般用戶運營人員都是跟內容啊、用戶打交道的,就像貼吧管理員就是典型的用戶運營人員,那為什么要有個運營工程師呢?這個我們是跟硅谷的 Dropbox 學習的。因為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發現有想當一部分用戶的反饋,不論是新功能的需求還是缺陷,都是技術性很強的,如果你能做到第一時間和用戶做深入的,技術含量較高的溝通,從解決問題的成功率上會高很多,而如果你反饋一個技術問題,總是過了幾天才有技術人員跟你聯系的話,你可能配合排查問題的愿望會小很多?;谶@個思路,我們增加了這個角色,同時他們還負責一些運營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平臺類的研發??赡軙腥藛栠@個角色為什么會在 EP 團隊?其實仔細分析一下用戶運營的工作,會發現他們處理的對象是一個個用戶提交的 ticket,這非常像 test case,不同之處是一個是用戶事后提交,一個是事先設計,分別保證了優先級和完備性,因此結合起來,對提高質量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EP 團隊的工作方式與面臨的挑戰

  上面這幾個角色,就組成了我們的 EP 團隊,這樣的一個團隊,這樣的一個能力構成,就有了一些鮮明的特點,例如:

  1)沒人管的事情我們管,支持所有團隊。公司內部雖然分成了很多個團隊,但是很多技術問題是找不到人負責的,例如,一個簡單的內部數據統計腳本,或者一個發布內容到 CDN 的 CMS,等等。這些事情基本都會由 EP 團隊接過來。

  2)做事情沒有計劃。這個特點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匪夷所思,甚至不能接受,但實際上這跟 EP 團隊的工作有關系,比如汽車 4S 店,有多少車禍的汽車要修理,多少人為損壞的車要修理,怎么做計劃?實際上是遇山開道、遇水搭橋。外部的市場的變化、內部的技術人員的變化,都會有不斷的瓶頸出現,而 EP 就要快速發現并解決這些瓶頸,直到發現下一個瓶頸,這個過程沒辦法有詳盡的長期的計劃。而替代的是使用目標管理的方式,我們公司內部所有團隊都會用一種叫做 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的方式來做管理,簡單的說,就是設定目標,然后評估完成度。EP 團隊的目標大致有兩個方向,一個我們叫做 「Smoothly & Fast」,就是讓一切跑通做順的能力,還有一個就是「實現自助」,能讓其他團隊的成員,不管是技術還是非技術背景,都能自己通過我們的工具完成任務。

  這些特點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實際上帶來的問題也非常多,例如:

  沒有成就感。因為所有人都是你的需求方,這個感覺實在是不太好,另一個角度講,很多研發工程師會覺得開發一個對外的產品比較有成就感,對內的總覺得沒意思。這個問題要解決,其實就要靠所謂的「工程師文化」來解決,國內長期以來在職業化上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其實能發明工具的人都是大師,開發語言就是工具,操作系統也是工具,真正的牛人,都在做各式各樣的工具。能幫助別人成功的人,是最成功的。

  還有,就是脫離實際。很多人做工具,怎么炫怎么做,流行什么做什么,要么就大而全,這還是好的,更多的時候是想的大而全,半年做不出來。整個公司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特別是小公司,容不得這種炫技一般的工作方式。所以我有一句話,叫做「自 high 無價值」,什么叫「自 high」?就是自己跟自己玩,玩的很高興。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招聘困難。這個在 SED 的工作職責部分提過,就不展開了。因為招聘困難,我們就要考慮怎么培養這樣的人才,所以我們有一個方法論,叫做「要改進,先體驗」,因為很多 EP 的成員是要改進工作過程的,但是怎么改,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定,這依賴于大量的經驗積累,對經驗不足的人,很簡單,就是讓他去做。要提高研發效率,找到痛點,那就先去做一個月研發;要去改進測試過程,提高效率,就去做一個月測試。一個技術和思維方式都很不錯,只是經驗少的人,經過一個月的體驗,能提出非常多的、而其他人已經麻木了的改進點,并推動實施。

  再有,依賴整個團隊的成熟度。不是說有了 EP 這樣一個團隊,整個公司的效率和工作模式就會有大幅度提升,因為一個汽車再好,你開的方向不對,也到不了目的地?,F實中存在著非常多缺乏責任感的 Owner,很多人覺得,我寫完代碼編譯通過了,丟給測試組就行了,沒我的事了,這樣的想法大有人在,所以從成立 EP 團隊,到整個公司的生產力真正被提高,中間不只是提供工具這么簡單,還有一系列的指導和訓練的工作。

  Why we can & why you can

  最后,關于我們為什么能做這個事情,我們也有一些總結:

  1)創業團隊。創業團隊就是短小精悍,精力集中,沒有太多無謂的紛擾,快速交付產品快速迭代是主要的工作方式。

  2)從第一天開始堅持自由和責任的工程文化。從創始人開始,很堅持這種工程文化,有什么樣的 leader 就有什么樣的團隊,所以大家接收和擁抱 EP 的工作模式,也非???。

  雖然上述這兩條很多公司沒有,但不代表做不成這個事情,在我看來,只要具備下面幾條,想做成 EP 的工作,就并不難。

  1)互聯網行業?;ヂ摼W行業有一個非常好的,區別于以往其他行業的特點,就是你的產品在物理上是自己控制的,提供的只是服務,這非常有利于快速迭代,因為傳統行業不可能做到。

  2)快速變化的業務模式。這不是說我們自己要快速變化,而是業務模式和市場不斷變化,來推著我們前進。只有業務模式的快速發展,才對生產力有不斷更高的要求。

  3)有改變的決心。這個說起來有點虛了,但也很重要,因為 EP 這樣的工作模式會有陣痛,例如團隊的重組、轉型,都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別是團隊的管理者,而這些中高層管理者,也確實有能力阻止變革。但坦白的說,很多時候你不主動改變,到了客觀環境推動你不得不變的時候,到最后就成了被淘汰的人了。我還有一句話,叫做「組織結構決定工作模式」,意思是說,很多工作模式的出現,是因為組織結構的需要。反過來說,在你的組織里很多很好的工作模式推動不下去,或者效果很差,你就要看看你的組織結構是不是有問題。比如兩個本來應該緊密合作的團隊,一直合作不好,互相鄙視,你想簡化流程,最后流程越做越多,大家都在壘墻,那你就要看看兩個團隊共同的老板,是不是級別太高了。

原文轉自:http://www.wangyuxiong.com/archives/52072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