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師傅一共損失了多少錢」說開去

發表于:2014-01-14來源:justjavac作者:不詳點擊數: 標簽:軟件測試
從「王師傅一共損失了多少錢」說開去.今天 @singleseeker 在群里轉了一個題目,有點兒意思,據說 100 個人有 99 人會算錯。光憑著句話就可以確定一個事實——出題者肯定不是程序員,如果是程序員肯定會說:「10 個人有 8 人會算錯,只有 2 人算對」。

  今天 @singleseeker 在群里轉了一個題目,有點兒意思,據說 100 個人有 99 人會算錯。光憑著句話就可以確定一個事實——出題者肯定不是程序員,如果是程序員肯定會說:「10 個人有 8 人會算錯,只有 2 人算對」。

  我在 09 年的時候,也曾經發過一篇類似的 一道簡單題,討論的相當激烈。在博客中,我也沒有給出標準答案——因為我當時也不知道答案。轉眼 4 年過去了,期間又認識了不同的人,加入了不同的群,讀了不同的書,有了不同的認識。發現我以前一直堅持的答案,其實是錯誤的,所以,單獨寫篇博文分析一下。

  題目

  王師傅是賣鞋的,一雙鞋進價 20 元賣 30 元,顧客來買鞋給了張 50 的,王師傅沒有零錢,于是找鄰居換了 50 元零錢。

  事后鄰居發現錢是假的,王師傅又賠了鄰居 50 元。

  請問:王師傅一共損失了多少錢?

  20 塊錢進貨,才賣 30,看來這個王師傅夠實在的,一般的鞋店不都是 20 進貨,然后買 2000 嗎。人善被人欺,所以,咱得幫王師傅分析分析,他到底損失了多少錢?

  分析

  網上答案很多,100(50+30+20)、80(50+30)、70(50+20)、30、……

  為了消除迷惑因素,先把鄰居去掉。我們假設王師傅自己有零錢,這樣他就不用再向鄰居換零錢了。增加了這個提示后,那些大于 50 的答案基本都被排除了。

  談論中 @jackyqi 一語道破天機:

  別人從你那兒賺多少,就是你損失多少。

  但是這句話基本是一句廢話,呵呵。原問題是「你損失多少?」現在的問題變成了「別人賺了你多少?」

  網上最普遍的一個答案是 40,而且在很多文章中,40 也被當成標準答案。我問了幾個我們中學時數學不錯的同學,他們也都不約而同的給出答案——40。

  對于 40 這個答案,通?;谌缦聨讉€推論:

  1、計算法

  在交易過程中,王師傅找給顧客 20 元,另外,還賠進去了一雙鞋子。所以損失了 20 + 20 = 40。

  2、計算法2

  王師傅在交易中賺了 10 塊錢,但是 50 是假的。所以損失了 50 - 10 = 40。

  3、現身說法

  假設王師傅口袋里有 500 塊錢,進貨(以一雙鞋為例)花了 20,還剩 480。顧客買鞋,找零 20,還有 460。所以損失了 500 - 460 = 40。

  以上的推論看似很合理、無懈可擊,但是卻是錯誤的。給出答案之前,我先講個故事:

  早上你口袋裝了 1000 塊錢去上班,正好今天發工資,一共發了 5000。

  當你晚上做地鐵回家時,悲劇發生了,小偷把你的錢包偷了。

  回到家你翻遍所有兜,只剩 300 塊錢了,問:你一共損失了多少錢?

  如果按照算法 3(就是「現身說法」的那個算法),你出門時 1000 塊錢,晚上回家時 300 塊錢,所以你損失了 700 塊錢。

  如果按照「計算法2」呢——你被偷了 5700,但是你賺了 5000,所以你損失了 5700 - 5000 = 700。

  你肯定大喊:「憑什么這么計算?難道我的工資不是我的錢嗎?」

  對啊!你工作了一個月了,你賺到了 5000 塊錢,這些錢當然是你的。但是,你考慮過王師傅的感受嗎?難道王師傅賣鞋賺的 10 塊錢就不是他的錢嗎?

  所以為了進一步消除疑惑,把賣鞋去掉。

  王師傅晚上回家,突然發現自己兜里有張 50 的假鈔,問王師傅損失了多少錢?

  試想這樣一種情況,你早上出門,先坐公交,你給了乘務員 10 塊,他找給你 8 塊錢。你又換乘地鐵正好有零錢,于是你花了 3 塊錢。下了地鐵,你想買了早點, 給了他 100,他找給你 93。等上班后,同事又還了你 500 塊錢(他以前向你借了 1000,先還你一半)。中午網購,花了 340。下午下班之前,發工資了,一共 5000。晚上回家,你從工資里面拿出來 800 的私房錢藏在了筆記本的夾層里(咳咳~這篇博客千萬不能讓老婆看見)。吃完晚飯,老婆把你所有兜翻個底朝天,點錢時突然發現有一張 100 的是假鈔。(當然你會死的很慘,而且得做洗衣、做飯、刷碗一個月)。問:你一共損失了多少錢?

  既然有一張 100 的假鈔,那么顯然你損失了 100,就這么簡單。因此,王師傅損失了 50 塊錢。(怎么樣?你是那 99% 的人嗎?)

  后記

  再補一個真實的故事。

  去年給老師幫了個小忙,于是臨近過年的時候,給了我一張 300 塊錢的超市代金卡,結果被我丟了。于是我對老婆說:「反正也是老師免費給的,丟就丟吧!」「你以為免費給的就不是錢了嗎?丟就白丟了嗎?」最后,我只能出下下策,用我私房錢又辦了一張卡,仍在床底下,「咦!這不是那張卡嗎,什么時候掉床下面了?」問:我一共損失了多少私房錢?

  再后記

  我們會潛意識地將我們的收入按來源進行分類,而每個分類都會給予一個不同的權重。

  晚上你看著 100 元的假鈔,久久不能入睡,「這么小概率事件怎么發生在了我身上呢?」結果你看了看黃歷,準備明天碰碰運氣。如果第二天一大早你就進入了一家賭場,果然人品爆發,不一會兒就贏了 4520。中午隨便吃了點兒,下午又去了,結果一再失利,接近黃昏又輸掉了 4500。于是垂頭喪氣的回家了。妻子可能覺察出來了,問:「又去賭博了?」「恩——不過,賺了 20 塊錢」

  你真的賺了 20 塊錢嗎?

  如果上午你發工資了,發了 4520。下午放假,于是你去賭博,輸掉了 4500。你還覺得你賺了 20 了嗎?你辛苦工作賺來的錢,你賭博賺來的錢,你做買賣賺來的錢,都是你的收入,他們是等同的。

  為什么大部分人用現金買東西時精打細算,但是使用信用卡的時候卻大手大腳?雖然 100 塊錢不管放在哪兒,都是 100 塊錢,當我們把它分類到現金和信用卡中時,不自覺的給他們增加了不同的權重。另一個有意思的事實就是,當女生逛街和逛淘寶,她們的花費也是不同的?!刚鋹劢疱X,遠離X寶」。

  還有一個大家都感同身受,那就是 100元 != 50元 x 2。仔細想想,如果你有張 100 的在口袋里,一個星期以后,你可能還有這 100。但是一旦你把它破成零錢,這 100 塊錢很快就花完了。why?

原文轉自:http://justjavac.com/other/2013/08/11/how-much-money-has-wang-lost.html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