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布的年度軟件測試行業專項調查報告顯示,國內IT企業招聘軟件測試人員時,比較重視的素質依次是:軟件測試相關經驗、縝密的邏輯 思維能力、全面的技術能力、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出色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學習能力、耐心、細心、信心、優秀的書面表達能力,學歷被排在所有參考素質的最 末位。由此可見學歷教育后的職業培訓是多么重要。
高薪急聘軟件測試人員!”上周三,在京城朝陽人才市場舉辦的一場IT人才專場招聘會上,有不少企業打出了這樣的招牌。記者大概數了一下,在20多 家招聘測試員的公司中,有8家公司給測試員開出的薪水超過每月6000元。“6000元的月薪卻難招到有經驗的測試工程師,這讓我們企業很為難。”有企業 喊出了如此的聲音。????招個測試員比招個博士還難
“如今招一個軟件測試員比招一個博士生還難!按計劃公司這次要招聘5名測試員,可現場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我們公司常年招聘測試員,開6000元 的月薪也難招到合適的人,我們就想招有經驗的測試工程師,但這樣的人才市場確實稀缺,這讓用人企業很為難。”中美寰宇科技有限公司胡小姐無奈地告訴記者。
在現場,在20多家招聘測試員的公司中,有8家公司給測試員開出的薪水超過6000/月。馳普信息技術公司負責招聘的洪女士表示:“公司急需7到8名軟測人員,可到招聘會才發現這類人太難招了。在這樣大型的IT人才專場招聘會上,我都沒找到幾個合適的人才。”??當天參展的大部分企業負責招聘的人都 表示,當前許多企業都招不到合適的軟件測試工程師,目前有專業技能的求職者幾乎供不應求,很多企業的高薪招聘信息登了幾個月沒有回音,特別是在軟件開發、 手機游戲、電子通信等行業,中高級測試員緊缺的現象已十分明顯。????軟件企業開始重視測試人員
國家應用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吳鑄成表示,國外小一些的軟件企業,軟件開發與測試人員之比基本上是1∶1,微軟公司更是達到了1∶2。像Windows2000操作系統在研發過程中甚至使用了250名項目經理、1700名軟件開發工程師、3200名軟件測試工程師,軟件測試人員規模遠超過 開發人員的規模。盡管一些國內大型軟件企業開始重視軟件人才的合理配置,但有的企業其比例也就只有10∶1。
現場招聘的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王小姐認為:“社會對軟件測試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可人才市場提供的人力資源、實際能力卻不能滿足這種需求。 但現行的傳統教育體制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國內對測試人才職業化培養體系還不夠充分,這也導致了軟件測試人才 ‘告急’。”
據國內首家系統軟件測試培訓機構BTEST(北大測試)培訓中心的宋校長介紹,國內大型的軟件或網絡企業了解到他們正專門培養測試類人才的情況后,專程前來了解甚至預訂。前陣子,他們與用友簽署了軟測人才供應合作協議。
無經驗、缺實踐困住應聘者
記者現場遇到一位來自沈陽的劉小姐。雖然劉小姐只有大專學歷,但她的職業經歷卻很豐富。2004年3月前,她在韓國一家軟件公司邊學測試邊實踐,一 年后回國到惠普做了測試員,年薪已過10萬。“企業真正缺少的是掌握實際軟件測試技能和經驗的測試專才。”劉小姐說。在招聘現場記者了解到,用人單位對測 試員的要求大致有:一年或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熟悉測試流程、BUG管理流程等;熟悉web應用程序測試方法,有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學習能力,具備較強 的總結能力;能夠熟練應用多種測試工具者優先。而有的公司對測試職位描述更細致:“根據產品需求編寫測試計劃、搭建測試環境、編寫測試;執行軟件測試,并 對軟件問題進行跟蹤分析和報告,熟悉軟件測試流程、測試理論和方法。”
胡小姐告訴記者,“很多人只是看到薪水高才來問問,并沒有軟件測試的實際經驗,有些大學應屆生雖然是學計算機專業的,但一圈問題問下來,什么也不 會。”一家軟件公司招聘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由于成本和其他方面原因,80%的中小型企業不愿意用應屆畢業生和無實際經驗的人。????職業培訓緩解測 試人才荒
前不久,大學生因缺乏實際工作技能,去職業培訓機構“回爐”的消息層出不窮。“轉變觀念的不應僅僅是就業者,更應是社會,加大對職業技術培訓的投 入,建立職業技能人才需求預測體系,使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相適應,與崗位需求相適應,已成為當務之急。”人力資源分析師楊華平表示。
對于“測試人才荒”,我國著名計算機專家譚浩強教授認為, 目前軟件測試人才的培訓體系除正規院校外,更多以IT職業培訓為主。這些項目針對軟件測試行業人才需求進行系統化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軟測人才需求的矛盾。
有業內人士指出,測試員等IT專業人才的告急,反映的其實也是機制的問題,學校與職業培訓的對接培訓、企業與職業培訓的合作培訓等,都應成為解決人才荒的途徑之一,“最終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培養出配合行業真正需要的專業化人才。” (記者 鄭江)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