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從零開始:測試新手入門必讀(3)

發表于:2011-11-30來源:未知作者:領測軟件測試網采編點擊數: 標簽:測試工程師入門
o 加強測試用例的評審 測試用例設計完畢后,最好能夠增加評審過程。同行評審是 CMM3 級的一個 KPA ,如果因為公司沒有通過 CMM3 級,就不開展同行評審是

  o 加強測試用例的評審

  測試用例設計完畢后,最好能夠增加評審過程。同行評審是 CMM3 級的一個 KPA ,如果因為公司沒有通過 CMM3 級,就不開展同行評審是不恰當的。測試用例應該由產品相關的軟件測試人員和軟件開發人員評審,提交評審意見,然后根據評審意見更新測試用例。 如果認真操作這個環節,測試用例中的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比如用例設計錯誤、用例設計遺漏、用例設計冗余、用例設計不充分等等;如果同行評審不充分,那么,在測試執行的過程中,上述本應在評審階段發現的測試用例相關問題,會給測試執行帶來大麻煩,甚至導致測試執行掛起。

  o 定義測試用例的執行順序

  在測試用例執行過程中,你會發現每個測試用例都對測試環境有特殊的要求,或者對測試環境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定義測試用例的執行順序,對測試的執行效率影響非常大。比如某些異常測試用例會導致服務器頻繁重新啟動,服務器的每次重新啟動都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導致這部分測試用例執行也消耗很多的時間。那么在編排測試用例執行順序的時候,應該考慮把這部分測試用例放在最后執行,如果在測試進度很緊張的情況下,如果優先執行這部分消耗時間的異常測試用例,那么在測試執行時間過了大半的時候,測試用例執行的進度依然是緩慢的,這會影響到測試人員的心情,進而導致匆忙地測試后面的測試用例,這樣測試用例的漏測、誤測就不可避免,嚴重影響了軟件測試效果和進度。因而,合理地定義測試用例的執行順序是很有必要的。

  o 測試用例執行

  測試用例設計完畢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測試執行,測試執行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o 搭建軟件測試環境,執行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執行過程中,搭建測試環境是第一步。一般來說,軟件產品提交測試后,開發人員應該提交一份產品安裝指導書,在指導書中詳細指明軟件產品運行的軟硬件環境,比如要求操作系統系統是 Windows 2000 pack4 版本,數據庫是 Sql Server 2000 等等,此外,應該給出被測試軟件產品的詳細安裝指導書,包括安裝的操作步驟、相關配置文件的配置方法等等。對于復雜的軟件產品,尤其是軟件項目,如果沒有安裝指導書作為參考,在搭建測試環境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

  如果開發人員拒絕提供相關的安裝指導書,搭建測試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測試人員可以要求開發人員協助,這時候,一定要把開發人員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請教開發人員,這樣會招致開發人員的反感,也降低了開發人員對測試人員的認可程度。

  o 測試執行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測試環境搭建之后,根據定義的測試用例執行順序,逐個執行測試用例。在測試執行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全方位的觀察測試用例執行結果: 測試執行過程中,當測試的實際輸出結果與測試用例中的預期輸出結果一致的時候,是否可以認為測試用例執行成功了?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實際測試結果與測試的預期結果一致,也要查看軟件產品的操作日志、系統運行日志和系統資源使用情況,來判斷測試用例是否執行成功了。全方位觀察軟件產品的輸出可以發現很多隱蔽的問題。以前,我在測試嵌入式系統軟件的時候,執行某測試用例后,測試用例的實際輸出與預期輸出完全一致,不過在查詢 CPU 占用率地時候,發現 CPU 占用率高達 90 %,后來經過分析,軟件運行的時候啟動了若干個 1ms 的定時器,大量的消耗的 CPU 資源,后來通過把定時器調整到 10ms , CPU 的占用率降為 7 %。如果觀察點單一,這個嚴重消耗資源的問題就無從發現了。

  加強測試過程記錄: 測試執行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測試過程記錄。如果測試執行步驟與測試用例中描述的有差異,一定要記錄下來,作為日后更新測試用例的依據;如果軟件產品提供了日志功能,比如有軟件運行日志、用戶操作日志,一定在每個測試用例執行后記錄相關的日志文件,作為測試過程記錄,一旦日后發現問題,開發人員可以通過這些測試記錄方便的定位問題。而不用測試人員重新搭建測試環境,為開發人員重現問題。

  及時確認發現的問題: 測試執行過程中,如果確認發現了軟件的缺陷,那么可以毫不猶豫的提交問題報告單。如果發現了可疑問題,又無法定位是否為軟件缺陷,那么一定要保留現場,然后知會相關開發人員到現場定位問題。如果開發人員在短時間內可以確認是否為軟件缺陷,測試人員給予配合;如果開發人員定位問題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測試人員千萬不要因此耽誤自己寶貴的測試執行時間,可以讓開發人員記錄重新問題的測試環境配置,然后,回到自己的開發環境上重現問題,繼續定位問題。

  與開發人員良好的溝通: 測試執行過程中,當你提交了問題報告單,可能被開發人員無情駁回,拒絕修改。這時候,只能對開發人員曉之以理,做到有理、有據,有說服力。首先,要定義軟件缺陷的標準原則,這個原則應該是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都認可的,如果沒有共同認可的原則,那么開發人員與測試人員對問題的爭執就不可避免了。此外,測試人員打算說服開發人員之前,考慮是否能夠先說服自己,在保證可以說服自己的前提下,再開始與開發人員交流。

  o 及時更新測試用例

  測試執行過程中,應該注意及時更新測試用例。往往在測試執行過程中,才發現遺漏了一些測試用例,這時候應該及時的補充;往往也會發現有些測試用例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根本無法操作,這時候應該刪除這部分用例;也會發現若干個冗余的測試用例完全可以由某一個測試用例替代,那么刪除冗余的測試用例。

  總之,測試執行的過程中及時地更新測試用例是很好的習慣。不要打算在測試執行結束后,統一更新測試用例,如果這樣,往往會遺漏很多本應該更新的測試用例。

  o 提交一份優秀的問題報告單

  軟件測試提交的問題報告單和測試日報一樣,都是軟件測試人員的工作輸出,是測試人員績效的集中體現。因此,提交一份優秀的問題報告單是很重要的。軟件測試報告單最關鍵的域就是 " 問題描述 " ,這是開發人員重現問題,定位問題的依據。問題描述應該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軟件配置、硬件配置、測試用例輸入、操作步驟、輸出、當時輸出設備的相關輸出信息和相關的日志等。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