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試過程中,一般把發現的錯誤bug按其嚴重性大致分為4類:致命錯誤(系統崩潰或掛起、破壞數據)、嚴重錯誤(系統不穩定、產生錯誤結果、菜單功能無法實現)、一般錯誤(在完成某一功能時出現錯誤,但并不影響該功能的實現)、建議項 (軟件不完善或用戶使用不方便之處)。
下面,我們主要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容易被開發者忽略的錯誤進行列舉和分析。這些錯誤一般很容易避免和修改,但會給用戶造成使用上的困難。
一、易用性問題:用戶無法使用或不方便使用
1.不符合用戶操作習慣。如,快捷鍵定義不科學、不實用,鍵位分布不合理、按鍵太多,甚至沒有快捷鍵。
2.界面中英文混雜,界面元素參差不齊,文字顯示不全。
3.無自動安裝程序或安裝程序不完善。
4.界面中的信息不能及時刷新,不能正確反映當前數據狀態,可能誤導用戶,如數據庫中剩余記錄個數和參數設置對話框中的預設值常常顯示為歷史值而不是當前值。
5.提示信息意文不明或為原始的英文提示。
6.要求用戶輸入多余的、本來系統可以自動獲取的數據。如:服務是否啟動,安裝后用戶需要手動修改某些配置文件。
7.某一項功能的冗余操作太多。如對話框嵌套層次太多,影響用戶操作。
8.不能記憶用戶的設置或操作習慣,用戶每次進入系統都需要重新操作初始環境。
9.對復雜的操作無聯機幫助。
二、穩定性問題:影響用戶正常工作
1.程序運行過程中不斷申請,但沒有完全釋放資源,造成系統性能越來越低,并出現無規律的死機現象。
2.不能重現的錯誤,有些與代碼中的未初始化變量有關,有些與系統不檢查異常情況有關。
3.對一般性錯誤的屏蔽能力較差。
4.對輸入數據沒有進行充分并且有效的有效性檢查,造成不合要求的數據進入數據庫。
三、其他問題
1.用戶文檔問題:無標準;無新功能使用方法、無版本改動說明。沒有說明文檔的產品不是一個完整的產品,沒有說明或沒有正確說明的功能是一個沒有完全實現的功能,因為用戶無法用得起來。
2.兼容性問題:對硬件平臺或軟件平臺的兼容性不好。比如:在一臺計算機上可以穩定運行,而在另一臺上運行就極不穩定。
3.數據接口問題:未提供一些常用文件格式的接口,如TXT文件、Word文件。
四、結語
有些問題雖然不大,但卻是用戶使用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從用戶使用的角度來設計、編碼與測試。只有在各個方面表現優秀的軟件,才能稱之為精品。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