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工程師持續短缺 叫好但不叫座[1] 軟件測試工程師
“這軟件測試人員都到哪去了!都招了半年了,怎么還沒有人?!”經理著急的吼叫還回響在走廊里?!斑@十幾萬年薪的誘惑力,不是根本不合格就是偽裝著來面試開發的!測試人員怎么就這么缺呢?”
相信很多IT公司的招聘經理都遭遇過這樣的場景
近年來,軟件測試人員迅速竄紅,是當今最受IT企業青睞的人才,與3G人才、動漫人才等共同成為目前國家重點培養的對象。雖然近幾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數量增多了,加之不少培訓機構加大突擊培訓力度,IT 行業的某些人才已嚴重過剩。但是,主體職業中軟件測試工程師卻很受企業歡迎,一直名列“最新需求”前三名。
缺而復缺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軟件測試方面人員持續的短缺呢?人才的嚴重稀缺,讓軟件測試人員的工資也水漲船高,通常而言這會引來技術人員的轉向,為何我國“測試工程師不足”的局面仍沒有改變,缺而復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網迅(中國)軟件公司QA高級總監 朱少民先生。
朱少民認為國內客觀因素決定了軟件測試人員比較缺乏。在過去二十多年,國內大多數軟件公司主要是針對特定客戶開發定制的、一次性的軟件系統(暫且稱為“軟件項目開發”),而從事于通用性的軟件產品開發的軟件公司很少。軟件項目開發和軟件產品開發,在開發流程上沒多大區別,但在開發模式、關注產品質量的程度上有很大差別。項目開發一般都建立在很好的客戶關系上,公司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功能實現上,往往忽視了軟件的質量。而通用的軟件產品銷售或服務,主要靠質量取勝,所以在開發時非常關注質量,在軟件測試上的投入自然就會大?!坝幸粋€例子說明,過去我公司招進來的幾百名測試人員之中,在進入公司之前曾從事過規范的、專業的測試工作的工程師,大概只占5%,95%都是靠自己培養的?!?/P>
人才的嚴重稀缺,讓軟件測試人員的工資也水漲船高,通常而言這會引來技術人員的轉向,然而我國“測試工程師不足”的局面仍沒有改變,缺而復缺。實際上“物以稀為貴”只對富有經驗的專業測試人員成立。從平均數看,軟件測試人員的工資還是低于軟件設計、編程人員的工資。
造成這種現實的原因有兩點:首先是軟件企業對人才認識存在誤區、偏見,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消除;其次,由于大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互聯網第二個春天再現、軟件即服務(SaaS)模式的興起,人才市場上對軟件測試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真正合格的軟件測試人員不多、增長不快,大學的計算機教育和實踐脫節,所以許多沒有軟件測試經驗的人員被錄用來從事軟件測試,從而從側面支持了某些偏見的成立,例如,認為不管什么樣的技術人員都可以從事軟件測試,似乎進入一個相對的惡性循環,使“合格的測試工程師不足”的局面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軟件測試
挑兵選將
軟件測試人員的招聘是相對比較困難的,正如上面所說,國內軟件業的某些偏見依舊很重,許多有編程經驗的技術人員不了解企業的需求、不能真正了解測試,多數人不愿意從事軟件測試。在這樣一個既定事實的情況下,企業在招測試人員方面該如何挑兵選將以應對這種局面呢?朱少民以從事軟件開發、管理近20年的經驗和感觸分析了這個問題。
“作為軟件企業面對格局的解決方案之一是,首先通過有競爭力的薪水招到一位合格的測試經理和2~3位資深的測試工程師,然后其它名額用于招聘那些有一定編程經驗、理解和溝通能力強、Smart的技術人員。依賴這現有的3~4名測試工程來對其它新人的強化培訓,使他們早日走上測試崗位,進一步通過實踐去鍛煉,以獲得應有的測試人力資源?!?/P>
在朱少民看來,在現今的情況下想“招進來的測試人員都是有很好經驗的測試工程師”不太現實,也不能過多依賴于社會培訓出來的測試人員。因為從目前培訓市場看,多數培訓機構的軟件測試培訓質量還不能讓人十分滿意,達不到要求。
“比如,我們公司每年所招聘的幾十名測試人員中,沒有一位是來自于社會培訓機構的學生?!避浖y試人員的成長,的確依賴于開發過程、實踐環境和真實項目錘煉等。再說,國外做培訓的講師多數是五、六十歲的人或退休人員,具有20~30多年的從業經驗,而國內的培訓師大多數很年輕,從業時間很短,有的培訓老師甚至是剛畢業的。朱少民說。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