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工具
曾經,軟件測試是軟件工程教科書上薄薄的幾頁四號字,是百度知道上大段的介紹,是想象中繁雜的文檔……百度知道上這樣定義軟件測試工程師的工作:“軟件測試工程師的工作就是利用軟件測試工具按照測試方案和流程對產品進行功能和性能測試,甚至根據需要編寫不同的測試工具,設計和維護測試系統,對測試方案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評估。執行測試用例后,需要跟蹤故障,以確保開發的產品適合需求”。
推敲一下,不難發現其隱含的對軟件測試的定義:按照測試方案和流程對產品進行功能和性能測試,確保開發產品適合需求。再仔細推敲,感覺不對,按這個理解,測試只是從需求定下以后入手,以需求為標準,使得產品功能滿足需求即可。實際的情況是怎樣呢?稍夸張一點說,就像我們不能保證產品不存在bug一樣,沒有人能保證需求不變動。因此,需求定下以后測試工程師再介入只能是一句空話。
入職以來,親身的經歷是軟件測試工程師從PRD評審階段就介入了。這樣的好處也體會到了:需求不再是word中冷冰冰的字眼,而是評審中經過大家討論的,爛熟于心的東西,而且一些存在的問題盡早地被挖掘出來,盡早地解決,后期的需求變動減少甚至沒有,使得上線前的壓力減小。
當然也有一些問題:例如PRD文檔寫的過于簡單或者拿到PRD到評審之間的時間很短,沒有時間仔細研究PRD或PRD看的不是很清楚,這樣會導致PRD評審的作用和意義就不那么明顯了。
PRD評審后,測試的工作就全面鋪開了。寫TC,執行TC,記錄bug,跟蹤bug,回歸測試,性能測試……各種測試的方法就可以擇機而上,根據各自的特點發揮各自的作用,最終的目的就是:從各種角度,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的質量和性能。
剛入測試的門檻,心之所發,筆之所至。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多指教。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