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都有著自己的生命歷程,軟件缺陷也是一樣。在軟件測試過程中每發現一個軟件缺陷,就標志著它的“誕生”。一個軟件缺陷從它產生到終結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缺陷生命周期。軟件測試管理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對軟件缺陷生命周期進行管理。軟件缺陷生命周期控制方法是在軟件缺陷生命周期內設置幾種狀態,測試員、程序員、管理者從每一個缺陷產生開始,通過對這幾種狀態的控制和轉換,管理缺陷的整個生命歷程,直至它走入終結狀態。
缺陷生命周期控制方法已在西方IT企業的軟件測試管理中運用多年,而在我國一些軟件企業還鮮為人知。中科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軟件測試管理系統i-Test 2.0(以下簡稱i-Test)引進了這種方法,結合Internet網和數據庫的使用,實現了缺陷生命周期控制和管理。
缺陷生命狀態的定義:
i-Test對于每一個軟件缺陷都規定了6個生命狀態:Open、Working、Verify、Cancel、Close、Defer,它們的基本定義是:
Open態---缺陷初試狀態,軟件測試員報告一個缺陷,缺陷生命周期開始;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