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在組織內大規模使用仍然面臨挑戰

發表于:2012-05-31來源:InfoQ作者:Craig Smith點擊數: 標簽:敏捷測試
最近,Forrester在一篇題為“調查結果:您的組織有多敏捷?”的報告中發布了它們“2011年11月份全球敏捷軟件應用開發在線調查”的結果。結果中包含了許多圍繞敏捷組織正如何處理實施方面的有趣發現。

  最近,Forrester在一篇題為“調查結果:您的組織有多敏捷?”的報告中發布了它們“2011年11月份全球敏捷軟件應用開發在線調查”的結果。結果中包含了許多圍繞敏捷組織正如何處理實施方面的有趣發現。

  Forrester共邀請了205名來自正在實施敏捷或已經實施敏捷的組織的IT從業人員參與了此項調查。這些組織都至少是敏捷的初學者,也就是說它們已經至少在一個項目中采用了敏捷開發……此項調查對于了解大家正如何使用敏捷以及從業者而不是預采納者怎樣計劃使用敏捷給予了一個很好的呈現。

  在此項調查的受訪者中,27%的人報告稱敏捷采納已經成熟并且多個團隊已在使用;22%的人回應稱雖然他們擁有成熟的敏捷實施,但僅用在孤立的應用中。大部分組織已經使用了1年多的敏捷。在使用方法方面,70%響應者報告說他們采用了混合(敏捷與非敏捷)方法,其中Scrum最為流行。以下是報告中最常見的一些方法:

  81.5% Scrum

  58.5% 迭代(Iterative)

  44.4% 瀑布(Waterfall)

  37.1%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簡稱TDD)

  37.1% 看板

  35.6% 極限編程(eXtreme Programming,簡稱XP)

  32.7% 精益(Lean)

  在外包方面,大部分響應者稱他們在工作于敏捷項目時,要么不使用外部提供商(31%),要么不指定外部提供商所使用的開發方法(17%):

  敏捷在外包相關方面用的不是很多。15.5%的人發現現有的合同會限制敏捷……此外,我們的調查顯示將敏捷應用在少于50%的項目中的組織,有76%的不被鼓勵使用系統集成(System Integrator) ,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合同以及不適當的SLA。

  總體而言,質量提升(46%)是采用敏捷的組織所認可的最大好處,而當數據限于IT行業組織時,該結果變為改善業務/IT齊和(alignment) (47%)。在兩種組織類型中,分別有43%與46%的認為好處在于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中途校正,另外38%與42%的分別認為好處在于整體提高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

  雖然客戶滿意度是衡量敏捷企業價值的最常見的方法,但是新業務指標不斷涌現,包括循環時間、增加可預測性、減少不確定性以及獲得商業價值等等。

  衡量客戶滿意度依舊是許多組織在努力的部分:

  26% 持續使用關于系統使用或其他途徑收集的數據

  25% 在重要的里程碑完成之后,如主要版本或項目結束時

  20% 使用少于6個月的定期間隔

  15% 很少發生

  8% 使用6至12個月的定期間隔

  5% 從不

  Forrester Research客戶可下載Diego Lo Giudice編制的完整報告。在這項調查中,您覺得有什么意外之處嗎?同您在組織中觀察到的現象相比,調查結果是否吻合呢?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