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代碼能夠實現所需的功能,測試團隊就不用計較代碼的質量
這個觀點和上面的“獨立的測試團隊不需要做白盒測試”是相關的。以前獨立的測試團隊只專注在黑盒測試,只要代碼能夠實現需要的功能,代碼質量就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但是,如果測試團隊能夠在測試或者驗證階段就能夠找到代碼級別的技術債務的話,這對整個項目所帶來的價值是相當可觀的。這也是敏捷測試人員需要改變的關鍵觀念之一。
測試流程改進模型并不適用于敏捷測試
實際上,我們確實有辦法能夠用標準的行業模式來衡量和改進敏捷測試。測試流程的改進方法,如TPI NEXT,主張在敏捷環境中利用對關鍵領域的優先級排序來對業務驅動的測試流程進行改進。這就是把敏捷的原理和專門的領域對應起來的敏捷測試思想。
結論
雖然,進行測試的具體方法和在瀑布式、迭代式和敏捷中在原則上沒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在敏捷的思想中包含了很多新的方法另團隊能夠更高效地達到期望的結果。敏捷本身更多的是敏捷的實踐,而不是流程。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