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有意于采納敏捷實踐作為其政府ICT戰略的一部分以節省數百萬英鎊。英國政府正致力于在其各種啟動之中,通過使用敏捷實踐給其IT費用節省下可觀的金額。
在幾點里面,ICT的戰略被定位為:
在每個部門內部識別出典型性“敏捷性”項目,創建一個跨越政府與私營部門的虛擬卓越中心,從而使得這些項目能夠快速啟動與就緒。
內閣辦公廳大臣Francis Maude指出:
“這不僅僅是降低部門級ICT成本以及低效率的計劃。該戰略已經在從根本上改革一線公共服務的項目上開始實際實施。例如,通用信貸系統是第一批“默認數字化”的服務之一,使用敏捷方法以降低交付風險和提高業務成效。“
英國政府不是唯一一個國家——在面對增長的國家債務時試圖減少IT成本。大多數西方國家政府正在尋求這樣或那樣的緊縮,而帶有昂貴價格標簽又往往無法預測交付的信息技術項目,都感受到在執行層面變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壓力。
但英國對敏捷的新熱潮并非沒有批評。受雇于政府的ICT律師Alistair Maughn對政府敏捷軟件開發有著不同的看法。
“敏捷方法本意是按迭代靈活地交付IT項目。這意味著更直接地涉及客戶和更迅速地適應他們不斷變化的需求。這也意味著最終的系統將逐漸地成形。這還意味著客戶并不是為項目整體支付一個固定的價格,而是為資源的使用而付費。“
他更進一步指出了敏捷實踐之所以不適合政府IT項目的四個原因,轉述如下:
政府客戶想預先知道系統將耗資多少
假如問題發生,敏捷無法提供有效的補救手段
不可避免地,敏捷決定將不得不經過中央政府的各級管理階層。這將擊中敏捷項目的命門。
Agile不能預先輸出一個明確的項目規格書。因此,采購法規要求的比較招標變得不可能。
幾乎是對Alistair評論的回復,在其評論之后不久,英國的第一個敏捷試驗在2011年5月產出了一個原型網站。從那時起,其他的成功案例表明了政府如何在其IT工作中使用敏捷實踐。英國希望到2013年以前,其50%的ICT啟動都將應用敏捷實踐。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