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在刪除過程中,各功能鍵是否正常。
v)在刪除過程中,進行中斷操作,是否正常,比如掛機鍵,電源鍵等等。
2)對多條記錄進行刪除,目的是對軟件的進行壓力測試。
i)連續對SIM卡的多條記錄進行刪除,是否出現異常情況。
ii)刪除SIM卡記錄直至為空時,是否有異常。
iii)在刪除過程中,各功能鍵是否正常。
5.1.1.4 查找
由于各手機的查找功能定制的不同,在這里不做累述。
5.1.2 存儲在手機上的記錄
存儲在手機上的記錄和存儲在SIM卡上的記錄的測試用例基本相同。在測試過程中需要留心的是SIM卡的存儲容量以及手機的存儲容量,由于軟件的定制不同,往往在不同處易出現故障。比如SIM卡的姓名欄可存儲5個漢字,或8個字母、數字,電話號碼可以存20 位,手機的姓名欄目可以存12個漢字,20個字母、數字,電話號碼可以存30位。在這個不同點之間就容易出現故障。
5.1.3 批量操作
5.1.3.1 SIM卡記錄復制到手機
1) 1條SIM卡的記錄復制到手機。要求:
i)姓名為1個字母或數字或一個字,手機號碼是1個數字或特殊字符(+,p);
ii)姓名為滿的字母或數字或字符,手機號碼是滿的數字或特殊字符(+,p)。
2)將SIM卡的記錄全部復制到手機。前提:SIM卡的容量有限,有的是70(如動感地帶,易通卡),有的是大容量卡有200甚至250條的記錄容量(如全球通,各地區的SIM卡容量不通,在測試過程中要考慮到對卡的兼容性),保證手機的每條記錄是滿記錄,即姓名欄的字母,數字或漢字為滿,號碼欄的數字為滿。將記錄全部復制到手機,查看是否有異常。通產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因為是批量性的復制,和手機的處理能力是有一定關系,此處比較容易出問題。
3)手機記錄的容量通常比SIM卡的容量要大許多,這里在談一下該處的測試要點。
前題條件:SIM卡的每條記錄全滿,即姓名和電話的容量全滿。
i)SIM卡記錄全部復制到手機,直至手機記錄滿,是否有相關的提示,例如:手機記錄滿,手機空間不足,是否繼續進行復制;部分記錄將會丟失的字樣;
ii)手機是否可以讀取大容量的SIM卡,并包括全部的手機記錄,并能進行正常的查找。此處,可以連續的單條刪除手機或SIM卡記錄,直至刪空,查看是否有異常。
5.1.3.2 手機記錄復制到SIM卡
說明:手機的記錄由于設計不同,有的手機是一個姓名對應1條記錄,有的是一個姓名對應多條記錄,具體根據實際情況。
i)將1條手機記錄復制到SIM卡上,是否正確復制。
注意:手機記錄中的姓名欄可能和SIM卡姓名欄的字數不相同,這時需要注意異?,F象。另有的手機支持的是一個姓名下有若干條手機記錄,是否可以將若干條記錄全部復制到SIM,且無異?,F象。
ii) 將全部滿的手機記錄,即手機存儲的條目數滿,姓名欄的字全滿,手機號碼的字數全滿,全部復制到SIM卡,查看是否有異常。
注意:SIM卡的空間和手機空間容量在相等,或不相等的情況下,在復制的過程中均有提示,例如:SIM卡空間滿;空間不足;空間不足,如進行復制,會有部分數據丟失等告警提示。
5.1.3.3 SIM卡記錄移動到手機
SIM卡記錄移動到手機同5.1.3.1 SIM卡記錄復制到手機的測試方法基本相同。注意的是在移動后,SIM卡內容清空。
5.1.3.4手機記錄移動到SIM卡
手機記錄移動到SIM卡同5.1.3.3 SIM卡記錄移動到手機的測試方法基本相同。由于各手機設計不同,有一個姓名對應一條記錄和一個姓名對應若干條記錄的情況,注意在移動過程中出現異?,F象。
5.1.3.5 綜述
從上面的測試方法已包含了等價測試和邊界測試。下面將對測試過程中加入的其它環節進行描述。
1)中斷:短信,MMS,來電,鬧鐘,功能鍵,掛機鍵,翻蓋等等。在進行上述操作時,在每一個界面下,均需進行中斷操作,并根據軟件需求說明,對異常情況進行定位。
2)在進行每項操作時,均應有提示,確認是否進行該操作。由于各手機軟件需求不同,在測試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或根據用戶反饋情況進行。
3)在SIM卡記錄或手機記錄滿的情況下,添加記錄,查看是否有相關提示或異常。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603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