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銷存系統中的報表測試(2)

發表于:2014-10-09來源:uml.org.cn作者:陳雷點擊數: 標簽:報表測試
所以如果希望高有效、更高質量的完成報表的測試,那么就要重視并增加對于數據準備工作的關注:用于驗證報表功能的數據,一定是專門為報表準備的,

  所以如果希望高有效、更高質量的完成報表的測試,那么就要重視并增加對于數據準備工作的關注:用于驗證報表功能的數據,一定是專門為報表準備的,并且是經過精心設計,要分析影響數據項算法的各種因素,以及每個因素可能出現的不同變化,這樣才有可能覆蓋各種查詢統計方法;同時,才能保證無論使用哪個數據項的算法進行計算,其結果都是可以預知的——因為數據來源已經被我們控制了。

  特別是對于算法比較復雜,又提供了多種查詢統計方式的報表,如果想完整的測試,就需要準備大量的數據。而如果想高效、高質量的完成這項功能,就一定要理解數據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經過精心設計的數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在進行業務功能的測試時,不再需要使用一些隨意的數據,而是可以通過業務測試的過程,把報表測試所需要的數據輸入到系統中。并根據報表對單據類型和狀態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操作。

  如果留心,你也會發現報表測試同其他業務功能測試的有個區別。業務功能(例如單據的新增、審核等)的測試用例設計,通常需要考慮的是對各種正常的、異常的業務流程和業務規則的組合的遍歷或覆蓋;而對于報表功能,雖然沒有太復雜的業務流程和規則,但是算法更加復雜,同時報表功能本身就是一種對數據的加工處理,因此會更偏重于對于各種數據來源和算法的遍歷或覆蓋,也就是要準備各種正常的、異常的數據,來驗證報表是否取到的該取的數據、沒有取不該取的數據,并且最后計算出了正確的結果。

  <!--[if !supportLists]-->(4) 特征性數據的準備<!--[endif]-->

  這又是一個同數據準備有關的問題,也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如果由多人同時對一個系統進行測試,雖然大家各自使用的數據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但是在實際進行報表測試時,還是很難保證其他人的數據不會對自己的測試結果產生影響,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原來自己對結果是可以預知的——因為數據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是可控的,但是現在摻雜了別人的數據,就需要花時間去區分這種“假”的錯誤和真的錯誤。

  有一個經驗是可以借鑒的,就是在初期,團隊內對數據的準備達成一直,使數據中的某一項具有特征性,例如分別使用不同的供應商,或者使用不同的商品。最后測試報表時,通過限定選取的數據來源,來保證相互之間盡可能的沒有影響。

  <!--[if !supportLists]-->(5) 做好數據環境的備份和維護<!--[endif]-->

  雖然數據是經過精心準備的,但是難免在操作過程中因為誤操作導致環境的變化,例如不小心把一張單據變成了另外一種狀態,或者某個類型的單據多做了一張。對于這種情況,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維護你的數據文檔——一般我們都可以用EXCEL表來保存我們事先準備的數據,可以一個文件保存一個類型的單據,例如采購單、入庫單、出庫單等等,文件中的每張表用來保存不同狀態的單據,例如已經審核過的入庫單,沒有審核過的入庫單,全部入庫的入庫單和部分入庫的入庫單,等等。假如你一不小心,把一張本來準備入一半的入庫單全入了,那也不要驚慌,去重新調整一下你的數據文檔,在相應的類型相應的狀態的單據列表中新增一張就行了。

  而如果想減少回歸測試的工作量,那么應該考慮在一些關鍵的“點”上備份測試數據。例如所有的基礎單據已經輸入完成,但是還都沒有開始審核或者出入庫,那么可以備份一下,下次再測的時候可以直接在數據庫中恢復這部分原始數據。

  <!--[if !supportLists]-->(6) 在業務功能測試通過之后才開始<!--[endif]-->

  這一點相信應該不難理解,如果業務功能本身存在缺陷,導致的數據不準,那么最后進行報表測試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所以,應該在保證各項同報表有關的業務的功能測試通過之后,才開始考慮對報表進行測試。

  <!--[if !supportLists]-->(7) 尋求開發人員的協助<!--[endif]-->

  在報表測試中很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需求文檔中可能沒有定義報表的各個數據項的算法,這時候你需要找開發人員幫忙,向他們了解準確的算法和相應的公式。

  <!--[if !supportLists]-->(8) 多個報表相互對照<!--[endif]-->

  這是一項“高級”的報表測試技能,需要對整個系統中的各種業務的熟悉程度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除了可以準確的說出各個業務的處理過程對每張報表的影響之外,還能夠進行橫向的聯系,知道不同報表之間存在的關系。例如,一個簡單的例子,庫存報表中,你可以看到商品的出入庫情況,而在銷售報表中,你可以看到商品的銷售金額和銷售成本金額,在應收應付報表中,你又可以看到不同供應商或客商之間的應收應付金額。那么這幾張報表之間,是否存在一些關聯呢?是否會存在一些可以相互驗證的地方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來思考 ^_^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603073.ht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