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查是一種常用的非正式評審方式,評審在作者的主導下進行。走查過程中作者會給評審員詳細介紹軟件制品,走查員也可以就評審發現進行溝通。由于在走查前沒有要求走查員閱讀軟件制品,只是由走查過程本身來確保所有在場的人都真正了解,所以走查可能不夠深入,一些隱藏較深的缺陷不易發現。
1.1 流程描述
MILY: 宋體">角色/職責 |
作者: 選擇合適的走查員 走查過程的組織,主持走查活動,走查結論的編寫 走查后續行動的執行 走查員: 出席走查會議,記錄走查發現 記錄員: 記錄走查會議的結論 SQA工程師: 提供走查的指導和支持 評估走查活動開展的規范性(抽查),分析走查的效果(定期活動) |
輸 入 |
待走查的軟件制品 |
進入準則 |
待走查的軟件制品已經完成 經過了修飾,基本沒有語言文字方面的錯誤 |
活動描述 |
a)ANT: normal"> 作者確定合適的走查員名單,制定走查的時間表。 |
b) 組織召開走查會議,作者、走查員、記錄員出席。 c) 作者首先簡要介紹走查的軟件制品、議程、人員分工等; d) 作者詳細介紹走查的軟件制品內容,走查員記錄走查意見; e) 軟件制品內容介紹完后,作者和走查員討論走查意見,標識軟件制品的缺陷,記錄員作出記錄; f) 走查會議結束前,記錄員宣讀記錄結果,作者和走查員確認。 | |
g) 作者把走查記錄的結果整理成走查結論。 | |
h) 作者修復缺陷并請相關人員驗證。如有必要,再次召開走查會議。 | |
i) 根據需要,SQA工程師提供走查的指導。 | |
j) SQA工程師可以抽查走查活動的規范性,并定期(月或季)統計走查的相關數據,評估走查活動的效果和效率。 | |
結束條件 |
走查員認可走查結論; 所有發現的缺陷得到處理。 |
輸 出 |
修訂后的軟件制品 軟件制品的走查意見 走查結論 |
度 量 |
待走查軟件制品的規模(size) 走查員的個數,每個評走查員發現的缺陷數,走查會議的時間 缺陷修復和驗證的時間 走查歷時天數 |
1.2 指南
走查特點是:
評審的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走查員的能力(專業技能和走查技巧)。走查員的選擇非常關鍵。
相對其他評審方式而言,走查員在評審活動上的工作量開銷比較小。
走查活動由作者引導,可能會遺漏一些作者忽視的問題。
走查員人數在2-4人為宜。根據作者的要求,走查員可以從一個或者幾個視角對軟件制品進行評審。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