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二:測試方法的優缺點對比說明
為了更好的說明以上三種方法的優劣性,以前文的27(有A、B、C、D、E、F、G 7個因子,每個因子有2水平)為例來對比三種測試方法生成的用例數量。
按照笛卡兒積全組合的方法,則需要2×2×2×2×2×2×2=128個測試CASE;
按照Pairwise測試方法則有84個測試CASE:AB、AC、AD、AE、AF、AG、BC、BD、BE、BF、BG、CD、CE、CF、CG、DE、DF、DG、EF、EG、FG,21種兩兩因子組合,每個因子有2水平,因此每種組合有2×2=4個CASE,21×4=84個;
按照L8的正交表,總共128個全組合的測試CASE、Pairwise的84個測試CASE減少為8個。
綜上所述,當因子水平數很多時,使用正交表測試方法可以實現以最少的測試用例數達到與大量全面測試等效的結果,是一種高效率的測試方法。
(一)標準正交表的測試設計方法
業務需求:查詢個體做市商成交量情況分析。
根據<品種>=“全部、具體品種”進行查詢;
<日期區間>=“當前交易日、歷史交易日、當前到歷史交易日”進行查詢;
<統計條件>=“市場、品種、合約”進行查詢;
<客戶區域>=“境內、境外、港澳臺”進行查詢;
<合約類型>=“做市合約、近月合約、全部合約”進行查詢;
<交易時段>=“交易日、日盤、夜盤”進行查詢;
<頻率>=“日、月、全部時間段”進行查詢;
<格式>=“HTML、EXCEL、PDF”進行查詢;
分析上述業務需求,有混合正交表,于是用正交表測試法得出8個被測因子,除第一個因子有兩個水平之外,其余的因子都是三個水平,對于此1因子2水平與7因子3水平的剛好可以使用L18(2137)的18個測試用例如下:
表三:各因子水平說明(標準)
表四:標準正交表生成的測試用例集
原文轉自:https://www.testwo.com/article/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