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的用例僅僅是針對前面沒有覆蓋到的用例的補充,所以這部分用例應該相對比較少,如果發現比較多的話可以分析下是否研發的一些邏輯沒有覆蓋到相關地方
如何編寫高質量的 測試 用例
高質量的標準:
1、 覆蓋到所有的業務邏輯(包括正常邏輯和異常邏輯)
2、 覆蓋到所有的典型用戶場景
3、 覆蓋到所有的 需求 點
4、 測試目標明確,并且測試步驟能夠最快的達到測試目的或者測試時間很短
5、 沒有冗余的用例
6、 測試用例 能夠直接附帶測試策略,該模塊的策略指定人和用例執行人能夠非常清楚
如何達到該目標:
一、基于邏輯的用例設計過程:
A、用例編寫過程:
1、優先完成業務邏輯圖,需要在測試的角度上面去畫邏輯圖,包括數據流完整的輸入和輸出過程,并且自己能夠理解為什么這樣處理
2、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每個邏輯的處理是否完善,是否有沒有覆蓋到的地方,并提交 缺陷 預防 bug
3、根據邏輯編寫測試用例,保證每個邏輯都能夠有對應的用例覆蓋
4、編寫邏輯用例的過程中思考如何去改進該用例的測試過程,比如:接口測試, 自動化 測試,腳本。并且,能夠及時讓研發提供對應的接口和調試方法
5、用例要按照10分鐘原則,即保證10分鐘內能夠執行完成
B、用例評審過程:
1、先講解整個業務邏輯圖,需要保證評審人員對于整個業務邏輯圖都非常清楚,并且能夠理解為什么這樣做
2、分析整個業務邏輯圖是否有沒有覆蓋到的場景或者分支情況(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
3、分析業務邏輯的異常處理情況(是否每個業務邏輯都有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也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
4、是否將邏輯的用例分類比較合理,讓大家通過邏輯很容易就找到對應的用例
原文轉自:http://blog.it985.com/1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