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將這個Excel表格拷貝到一個text文件(暫時命名為vars.txt),在Dos平臺上運行Allpairs程序,使用如下的命令:
ALLPAIRS VARS.TXT > TESTCASES.TXT 如果測試人員也安裝了Perl,也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
PERL ALLPAIRS.PL VARS.TXT > TESTCASES.TXT TESTCASES.TXT文件里面的數據也適合拷貝到Excel文件中,類似于如下:
上圖的第一部分是測試用例的集合,那個”pairrings”列說明的是全對偶方法找到的唯一pairrings的數量。
上圖的第二部分是幫助測試人員了解全對偶方法的是怎么完成的。它列出了每個pair,且顯示了這個pair在測試用例列表中出現的次數,且列表出了每個pair出現的時候所對應的測試用例的用例號。
James Bach 也在《軟件測試經驗與教訓》中詳細的說明任何使用全對偶的測試方法進行組合測試。主要分三大步驟,第一個步驟是 從域劃分開始,確定和壓縮每個參數所取的值和個數;第二個步驟是 獲得全單值,保證覆蓋到每個變量的每個重要取值;第三個步驟是 獲得全對偶,保證每個變量的每個取值都要與至少一個測試用例中的每個其他變量的每個取值配對。同時他還表示僅僅使用全對偶測試是有風險的,與全單值一樣,測試人員可能知道被廣泛應用的特定組合,或可能有麻煩的組合。
當然很多人會問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工具來自動化生成組合的測試用例,由于全對偶測試法并不是一個最完美的解決辦法,但在大部分情況下,對測試來說還是足夠的??紤]10個參數且都有10個值的情況,全對偶測試(All Pairs)需要使用177個測試用例來覆蓋組合測試情況。最有可能的最佳的用例個數是100到177之間,James懷疑在130個測試用例左右。但是與成千上萬的測試用例集合相比,177個并不是特別差的情況。當然,對于使用全對偶測試(All Pairs)法產生的所有測試用例集合也可以是可運行的自動化腳本,由于參數和取值之間沒有約束關系,所以產生的用例集合有規律,目前淘寶網技術質量部開發了相關的工具用于通過組合測試法生成頁面自動化腳本,該腳本是Ruby語言編寫,通過規則和參數化取值來準備數據,使用關鍵的key標識來組合自動化腳本的框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同研究。
一般在測試設計過程中,組合測試法不會單獨使用,而是會與其他方法進行組合使用,大部分時候是和判定表和邊界值組合使用,在關鍵性的高穩定要求的系統軟件中,組合測試和邊界測試的組合覆蓋率尤其重要。這個組合測試策略在兼容性測試策略方案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在選擇操作系統,瀏覽器版本,其他軟件配置的兼容性測試上給出方向性的指導。
美國Telcordia 技術公司有一個基于web的工具,它產生的結果集要優于全對偶測試(All Pairs)得到的結果集。例如,存在40個參數且都有3個值的情況,這個工具可以使用21個測試用例來覆蓋所有的pairs。全對偶測試(All Pairs)則需要29個測試用例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這個工具是收費的,相比較免費的全對偶測試(All Pairs),測試人員可以自己做出選擇。
當然,微軟也會有相關的工具來構造組合測試用例,PICT就是一個比較易用的工具。PICT(Pairwise Independent Combinatorial Testing tool)可以有效地按照兩兩測試的原理,進行測試用例設計。在使用PICT時,需輸入與測試用例相關的所有參數,以達到全面覆蓋的效果。下載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3078728。 使用過程中關鍵的是需要建立組合測試的模型,以便于用盡可能少的測試用例,覆蓋盡可能多的影響因素,詳細使用介紹如下:http://www.cnblogs.com/liangshi/archive/2010/07/25/1784666.html。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10829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