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編寫測試腳本的"設計規格說明書"
為提高測試效率,軟件測試已大力發展自動測試。自動測試的中心任務是編寫測試腳本。如果說軟件工程中軟件編程必須有設計規格說明書,那么測試腳本的設計規格說明書就是測試用例。
4、評估測試結果的度量基準
完成測試實施后需要對測試結果進行評估,并且編制測試報告。判斷軟件測試是否完成、衡量測試質量需要一些量化的結果。例:測試覆蓋率是多少、測試合格率是多少、重要測試合格率是多少,等等。以前統計基準是軟件模塊或功能點,顯得過于粗糙。采用測試用例作度量基準更加準確、有效。
5、分析缺陷的標準
通過收集缺陷,對比測試用例和缺陷數據庫,分析確證是漏測還是缺陷復現。漏測反映了測試用例的不完善,應立即補充相應測試用例,最終達到逐步完善軟件質量。而已有相應測試用例,則反映實施測試或變更處理存在問題。
五、相關問題
1、測試用例的評審
測試用例是軟件測試的準則,但它并不是一經編制完成就成為準則。測試用例在設計編制過程中要組織同級互查。完成編制后應組織專家評審,需獲得通過才可以使用。評審委員會可由項目負責人、測試、編程、分析設計等有關人員組成,也可邀請客戶代表參加。
2、測試用例的修改更新
測試用例在形成文檔后也還需要不斷完善。主要來自三方面的緣故:第一、在測試過程中發現設計測試用例時考慮不周,需要完善;第二、在軟件交付使用后反饋的軟件缺陷,而缺陷又是因測試用例存在漏洞造成;第三、軟件自身的新增功能以及軟件版本的更新,測試用例也必須配套修改更新。
一般小的修改完善可在原測試用例文檔上修改,但文檔要有更改記錄。軟件的版本升級更新,測試用例一般也應隨之編制升級更新版本。
3、測試用例的管理軟件
運用測試用例還需配備測試用例管理軟件。它的主要功能有三個:第一、能將測試用例文檔的關鍵內容,如編號、名稱等等自動導入管理數據庫,形成與測試用例文檔完全對應的記錄;第二、可供測試實施時及時輸入測試情況;第三、最終實現自動生成測試結果文檔,包含各測試度量值,測試覆蓋表和測試通過或不通過的測試用例清單列表。
有了管理軟件,測試人員無論是編寫每日的測試工作日志、還是出軟件測試報告,都會變得輕而易舉。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4093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