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編寫好的測試計劃,如下提供一些個人觀點:
1.明確測試目標,確定測試需求。根據當前測試工作目標不同,測試需求的確定方式有所不同。如當前為新項目的測試工作,則測試需求可能為該項目能按時上線并按用戶需求的功能正常使用等;而對于產品的階段性測試,測試需求可以以列表形式展現,列表可以列出本次測試工作所需要測試的更新及影響的測試點等。
2.制定測試策略的時候,需要考慮:
根據測試項目特點,確定本次測試需要經歷的測試階段。確定測試階段后,確考慮每個測試階段的目標、進入條件及退出條件(完成標準)。
根據確定的測試階段,分析每個測試階段需要包含的各種測試類型,如是否需要性能測試、安裝測試等。確定測試類型后,確定每種測試的測試目標、測試方法、完成標準及特殊事項考慮。
確定測試階段、測試類型后,針對需要,確定測試方式及測試工具。
特別的:在考慮測試策略時,還應結合系統的特點及系統功能的優先級及難易程度,分析各項測試的重點及難點。另外,根據測試時間的長短不同,測試策略也需要有相應體現。
3.確定測試資源:測試資源的確定,需要充分調研,基本確定系統規模、功能復雜度、系統運行環境等,結合測試策略,考慮所需要的測試資源。確定測試資源,主要包括:
明確測試過程中角色分配。這點在測試計劃階段必須明確到人的是測試負責人這個角色。其他角色,如測試參與人員,可以不明確到具體的人員姓名。
明確測試人力資源及測試環境:考慮人力資源時,需要考慮所需人力資源的數量、各人力的知識或技能程度等。在測試計劃階段,測試負責人就可以開始協調測試資源,需要在該階段就確定測試資源,包括人員資源及環境資源。有些項目可能測試資源比較緊張,測試計劃制定者在制定計劃時應該考慮最少測試資源與充足測試資源這兩種條件下的測試策略調整。
4.測試管理及任務的制定:這部分內容的計劃,對順利完成測試任務,保證計劃執行有著重要意義。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接收測試條件、測試時間(測試輪次)的設計、測試人員任務的分配、測試過程管理策略、測試完成標準確定及測試過程評審機制。這里,主要對測試時間、測試人員任務、測試過程管理作特別說明:
(1)測試時間設計和測試人員任務分配可以作為一體考慮。測試計劃制定者需要有運籌的思想,根據當前測試資源的狀況結合測試策略,確定測試需要經歷多少輪次,各人員分別承擔什么樣的測試任務。測試計劃制定者應該始終明確,成功的測試工作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發現最多的缺陷。對于測試時間的評估,可以根據編寫的文檔頁數、測試用例條數、執行測試用例數量及回歸測試大約用時來衡量。但是目前工作中,除了上述標準,還應按項目實際情況和計劃制定者的經驗綜合考慮。
測試輪次設計:設計測試輪次時,一般必須有回歸測試環節?;貧w測試之前往往會經歷多輪測試。但是建議不要設計太多輪次測試,以避免資源耗用過于頻繁。每一輪測試都應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與測試策略。如第一輪保證功能正確,第二輪保證流程順暢,性能穩定等。最終應該設計回歸測試環節,保證之前缺陷被正確修改,在該階段還可以配合進行安裝測試。如果系統龐大或測試工作復雜,對每一輪次測試,可以單獨做小的測試計劃,保證更好的測試效果。在測試時間控制上,應該略微預留一點時間,以控制突發事件。
在測試任務設計上,需要統籌分析考慮,合理安排人力資源。每個人測試什么任務,和誰一起承擔,都應有特別的考慮;測試任務分配要均衡,避免出現一些任務特別緊張,一些任務很快完成的情況。
(2)測試過程管理設計中,需要考慮BUG管理流程,項目測試進度控制。
BUG管理中,需要考慮: BUG管理的工具是什么,BUG管理系統中各角色人員的權限是什么(測試準備一部分),研發人員解決BUG花費的時間限制,研發人員反饋BUG修改的規范、測試人員確認BUG的時間限制??傊?,需要制定一個BUG管理流程,從一個BUG產生到BUG關閉這個流程中,所經歷的過程規范。
測試過程管理規范的約定:如是否采用周報制度,對于項目較緊時是否采用日報的形式。對項目組成員可以要求進行日志形式提交測試情況等。
5.測試里程碑設計:一般測試里程碑在模版上已經列示出來,測試計劃制定者按照之前分析的測試需求、確定的測試策略及明確的測試資源,作相應的風險分析,從而確定測試里程碑及里程碑的起始時間。在制定里程碑起始時間時,可能出現項目留給測試的時間在當前實際下不足,則應及時與項目經理溝通或者重新考慮測試策略或者重新調配資源。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