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中國控制系統CAD工程化軟件系統
項目委托單位
代表簽名年月日
項目承辦單位
代表簽名年月日
1引言
1.1目的
本計劃的目的在于對所開發的CADCSC軟件規定各種必要的質量保證措施,以保證所交付的CADCSC軟件能夠滿足項目委托書或合同中規定的各項需求,能夠滿足本項目總體組制定的且經領導小組批準的該軟件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中規定的各項具體需求。
軟件開發單位在開發CADCSC軟件系統所屬的各個子系統(其中包括為本項目研制或選用的各種支持軟件)時,都應該執行本計劃中的有關規定,但可根據各自的情況對本計劃作適當的剪裁,以滿足特定的質量保證要求,剪裁后的計劃必須經總體組批準。
1.2定義本計劃用到的一些術語的定義按GB/T11457和GB/T12505.1.3參考資料GB/T11457軟件工程術語GB8566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GB8567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GB/T12504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GB/T12505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范CADCSC軟件配置管理計劃
2管理
2.1機構在本軟件系統整個開發期間,必須成立軟件質量保證小組負責質量保證工作。軟件質量保證小組屬總體組領導,由總體組代表、項目的軟件工程小組代表、項目的專職質量保證人員、項目的專職配置管理人員以及各個子系統軟件質量保證人員等方面的人員組成,由項目的軟件工程小組代表任組長。各子系統的軟件質量保證人員在業務上受軟件質量保證小組領導,在行政上受各子系統負責人領導。
軟件質量保證小組和軟件質量保證人員必須檢查和督促本計劃的實施。各子系統的軟件質量保證人員有權直接向軟件質量保證小組報告子項目的軟件質量狀況。各子系統的軟件質量保證人員應該根據對子項目的具體要求,制訂必要的規程和規定,以確保完全遵守本計劃的所有要求。
2.2任務軟件質量保證工作涉及軟件生存周期各階段的活動,應該貫徹到日常的軟件開發活動中,而且應該特別注意軟件質量的早期評審工作。因此,對新開發的或正在開發的各子系統,要按照GB8566與本計劃的各項規定進行各項評審工作。軟件質量保證小組要派成員參加所有的評審與檢查活動。評審與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在軟件開發工作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都認真采取各項措施來保證與提高軟件的質量。在CADCSC軟件開發過程中,經總體組研究決定,要進行如下幾類評審與檢查工作:a.階段評審:在軟件開發過程中,要定期地或階段性地對某一開發階段或某幾個開發階段的階段產品進行評審。根據總體組研究決定,在CADCSC軟件及其所屬各子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應該進行以下三次評審:第一次評審軟件需求、概要設計、驗證與確認方法;第二次評審詳細設計、功能測試與演示,并對第一次評審結果復核;第三次是功能檢查、物理檢查和綜合檢查。關于這些評審工作的詳細內容見第5章。
階段評審工作要組織專門的評審小組,原則上由項目總體小組成員或特邀專家擔任評審組長,評審小組成員應該包括項目委托單位或用戶的代表、質量保證人員、軟件開發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的代表,其他參加人員視評審內容而定。
每一次評審工作都應填寫評審總結報告(RSR)、評審問題記錄(RPL)、評審成員簽字表(RMT)與軟件問題報告單(SPR)等四張表格。這四張階段評審報表的具體格式應與附錄C中的規定相一致。
b.日常檢查:在CADCSC軟件的工程化生產過程中,各子系統應該填寫項目進展報表,即軟件進展報表表頭、軟件階段進度表、軟件階段產品完成情況表、軟件開發費用表等四張表格。項目總體組楊以通過項目進展季報表發現有關軟件質量的問題。項目進展季報表的具體格式應與附錄B中的規定相一致。
c.軟件驗收:必須組織專門的驗收小組對CADCSC軟件系統及其所屬各個子系統進行驗收。驗收工作應按照經項目委托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與CADCSC總體組雙方都認可的驗收規程正式履行驗收手續。驗收內容應包括文檔驗收、程序驗收、演示、驗收測試與測試結果評審等幾項工作。具體的驗收規程另行制訂。
2.3職責在CADCSC項目的軟件質量保證小組中,其各方面人員的職責如下:a.組長全面負責有關軟件質量保證的各項工作;b.總體組代表負責有關階段評審、項目進展報表檢查以及軟件驗收準備等三方面工作中的質量保證工作;c.項目的專職配置管理人員負責有關軟件配置變動、軟件媒體控制以及對供貨單位的控制等三方面的質量保證活動;d.各子系統的軟件質量保證人員負責測試復查和文檔的規范化檢查工作;e.用戶代表負責反映用戶的質量要求,并協助檢查各類人員對軟件質量保證計劃的執行情況;f.項目的專職質量保證人員協助組長開展各項軟件質量保證活動,負責審查所采用的質量保證工具、技術和方法,并負責匯總、維護和保存有關軟件質量保證活動的各項記錄。
3文檔
本章給出了在CADCSC軟件開發過程各階段需要編制的文檔名稱及其要求,并且規定了評審文質量的通用的度量準則。
3.1.基本文檔為了確保軟件的實現滿足項目委托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認可的需求規格說明書中規定的各項需求,CADCSC軟件各開發單位至少應該編寫以下八個方面內容的文檔:a.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SRS);b.軟件設計說明書(SDD),對一些規模較大或復雜性較高的項目,應該把本文檔分成概要設計說明書(PDD)與詳細設計說明書(DDD)兩個文檔;c.軟件測試計劃(STP);d.軟件測試報告(STR);e.用戶手冊(SUM);f.源程序清單(SCL);g.項目實施計劃(PIP);h.項目開發總結(PDS)。
3.2其他文檔除了基本文檔之外,對于尚在開發中的軟件,還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文檔:a.軟件質量保證計劃(SQAP);b.軟件配置管理計劃(SCMP);c.項目進展報表(PPR);d.階段評審報表(PRR)。
注:前面兩個文檔由項目軟件工程小組制訂,屬于管理文檔,各個子系統的項目承辦單位與軟件開發單位都應充分考慮執行計劃中規定的條款。后面兩類文檔屬于工作文檔,就是本計劃的2.2中提到的四張階段評審表與四張項目進展季報表,各個子系統的項目承辦單位或軟件開發單位應該按照規定要求認真填寫有關內容。
3.3文檔質量的度量準則文檔是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軟件生存周期各個不同階段的產品描述。驗證和確認就是要檢查各階段文檔的合適性。評審文檔質量的度量準則有以下六條:a.完備性:所有承擔軟件開發任務的單位,都必須按照GB8567的規定編制相應的文檔,以保證在開發階段結束時其文檔是齊全的。
b.正確性:在軟件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文檔的內容,必須真實地反映該階段的工作且與該階段的需求相一致。
c.簡明性:在軟件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的語言表達應該清晰、準確簡練,適合各種文檔的特定讀者。
d.可追蹤性:在軟件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應該具有良好的可追蹤性。文檔的可追蹤性包括縱向可追蹤性與橫向可追蹤性兩個方面。前者是指在不同文檔的相關內容之間相互檢索的難易程度;后者是指確定同一文檔某一內容在本文檔中的涉及范圍的難易程度。
e.自說明性:在軟件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應該具有較好的自說明性。文檔的自說明性是指在軟件開發各個階段中的不同文檔能獨立表達該軟件其相應階段的階段產品的能力。
f.規范性:在軟件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應該具有良好的規范性。文檔的規范性是指文檔的封面、大綱、術語的含義以及圖示符號等符合有關規范的規定。
4標準、條例和約定在CADCSC工程化軟件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還必須遵守下列標準、條例和約定:a.《CADCSC軟件配置管理計劃》,CADCSC軟件工程小組編,1988年。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