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基本情況調研:
這部分應包括產品的一些基本情況介紹,例如:產品的運行平臺和應用的領域,產品的特點和主要的功能模塊,產品的特點等。對于大的測試項目,還要包括測試的目的和側重點。
具體的要點有:
目的:重點描述如何使測試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上,定義測試的策略,測試的配置, 粗略的估計測試大致需要的周期和最終測試報告遞交的時間。
變更:說明有可能會導致測試計劃變更的事件。包括測試工具改進了,測試的環境改變了,或者是添加了新的功能。
技術結構:可以借助畫圖,將要測試的軟件劃分成幾個組成部分,規劃成一個適用于測試的完整的系統,包括數據是如何存儲的,如何傳遞的(數據流圖),每一個部分的測試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每一個部分是怎么實現數據更新的。還有就是常規性的技術要求,比如運行平臺、需要什么樣的數據庫等等。
產品規格:就是制造商和產品版本號的說明。
測試范圍:簡單的描述如何搭建測試平臺以及測試的潛在的風險。
項目信息:說明要測試的項目的相關資料,如:用戶文檔,產品描述,主要功能的舉例說明。
測試需求說明:
這一部分要列出所有要測試的功能項。凡是沒有出現在這個清單里的功能項都排除在測試的范圍之外。萬一有一天你在一個沒有測試的部分里發現了一個問題,你應該很高興你有這個記錄在案的文檔,可以證明你測了什么沒測什么。具體要點有:
功能的測試:理論上是測試是要覆蓋所有的功能項,例如:在數據庫中添加、編輯、刪除記錄等等,這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是有利于測試的完整性。
設計的測試:對于一些用戶界面、菜單的結構還有窗體的設計是否合理等的測試。
整體考慮:這部分測試需求要考慮到數據流從軟件中的一個模塊流到另一個模塊的過程中的正確性。
測試的策略和記錄:
這是整個測試計劃的重點所在,要描述如何公正客觀地開展測試,要考慮:模塊、功能、整體、系統、版本、壓力、性能、配置和安裝等各個因素的影響。要盡可能的考慮到細節,越詳細越好,并制作測試記錄文檔的模板,為即將開始的測試做準備,測試記錄重要包括的部分具體說明如下:
公正性聲明:要對測試的公正性、遵照的標準做一個說明,證明測試是客觀的,整體上,軟件功能要滿足需求,實現正確,和用戶文檔的描述保持一致。
測試案例:描述測試案例是什么樣的,采用了什么工具,工具的來源是什么,如何執行的,用了什么樣的數據。測試的記錄中要為將來的回歸測試留有余地,當然,也要考慮同時安裝的別的軟件對正在測試的軟件會造成的影響。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