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測試團隊發展到一定規模,各個項目進行測試的時候,都需要對活動進行管理,保證各個活動正常有序的進行,那么該如何進行系統測試管理呢?大概歸納了一下,包括一下6個方面:
一、測試套件管理
測試套件包括:測試用例、驅動和樁。特別地,自主開發的專有測試工具也是測試套件。測試用例包括文字描述型測試用例、腳本型測試用例和測試輸入、預期的輸出數據。所有這些測試套件的選擇使用都是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所有的測試套件都和被測軟件的版本有著密切的對應關系。
主要對測試套件進行這樣一些管理要求:
1) 驅動和樁以及自主開發的專用測試工具能在對應的測試版本情況下立即提取并正確運行;
2) 腳本型測試用例能在對應的測試版本情況下立即提取并正確運行;
3) 用例集的執行狀態和執行結果;
4) 用例狀態和系統需求的對應關系等。
因此,測試套件應該是有版本的,能唯一標識的,執行狀態和結果是可報告和有追蹤性的
二、測試工具管理
建議按照四個步驟來進行:
1. 定義軟件測試工具的需求:分析組織的能力和準備程度,定義組織的需求,定義成功的準則,建立軟件測試工具采用策略。
2. 評價和選擇軟件測試工具:評審軟件測試工具的工具市場,對測試工具進行評價和選擇。
3. 進行實施試點:決定試點特性,計劃試點,執行試點,評價試點,決定是否購買。
4. 推廣使用工具:定期評審,收集使用效果。
對于自制工具,經過歸檔后,可以參照上述四個步驟進行管理
三、系統測試活動管理
測試相關人員在項目生命周期的每個子周期或迭代中各個階段的測試活動分別如下: 軟件測試
a) 立項階段
在項目啟動階段,開始測試前期準備,擬制初步的測試計劃,主要關注點為:相關業務知識和測試技術培訓,測試角色分配。確認驗收準則:測試團隊對產品經理和用戶達成一致的驗收準則進行審核,確保它們的正確性,可讀性,可測試性
b) 需求分析階段
項目進入需求分析階段,測試團隊的工作開始全面展開,需要確定項目的范圍驗證,質量要求定義,測試策略制訂,測試流程剪裁,測試工具、測試環境和設備準備,測試風險識別。主要活動如下:
1、 對軟件需求的驗證:在軟件需求被系統人員分析完成后,測試團隊開始參與需求評審,對需求說明書進行驗證,主要關注點是:軟件需求的準確性,一致性,完整性,相關性,依賴性,可跟蹤性,可測試性,可理解性。以使軟件需求成為項目開發的基礎和測試計劃的起點。
2、 如果需要自主設計開發測試工具,還需進行測試工具的需求采集和分析。
3、 編寫《系統測試計劃》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