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進行web應用系統的測試時,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假設:如果我們是某個電子商務網站的用戶,我們會對這個網站有哪些期望呢?
1,有足夠的性能,不要在并發用戶很多的時候響應速度很慢;
2,有足夠好的兼容性,當我們使用IE以外的瀏覽器的時候,網站仍舊能夠正常使用;
3,有足夠的安全性。至少我們不希望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被別人輕易獲得;
4,鏈接的正確性。當我們點擊購買一本圖書時,我們不希望出現的是是張CD的頁面;
于是總結起來無外乎,性能,兼容性,安全性,正確性,我認為這是我們測試人員應該關注的要點。
這幾方面容易出問題的原因,我想可能跟以下幾點有關吧。
1,網站用戶的數量可能在某個時間段迅速增加,其增加的速度和用戶的總數可能會超過當初設計的極限;
2,用戶使用環境的復雜性,系統就有WINDOWS,LINUX和其他系統,瀏覽器又有IE ,FIREFOX ,NETSCAPE,OPERA等等;而有的用戶顯示器可能還僅僅支持800*600等等狀況的復雜性;
3,網絡的人為攻擊,病毒泛濫等
4,在一個web頁面存在大量的連接,且這些鏈接是在不斷更新,難免會出現錯誤;
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在編寫測試計劃和測試用例,搭建測試環境和執行測試時,我認為,應該基于web應用系統的測試時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測試工作。
另外,對于web應用系統來說,還可以分為服務器端測試和客戶端測試兩部分,畢竟web是由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組成的。
我想,在服務器端,重點進行的應該是性能測試,負載測試和安全測試吧?!
在客戶端,則要在兼容性測試上做好工夫。
其實對于web,最普遍的性能測試應該是負載測試,通過負載測試,測試人員就可以知道系統如何完成預期的或者超過預期的行為。例如:某個電子商務網站設計時,考慮能同時在線的用戶為5000人。那測試員就需要知道當同時在線5000人時,系統的響應狀況,也要知道,如果在某個時間段同時在線用戶超過系統設計值,假設達到了10000人,系統的響應情況。如果同時在線5000人時,系統響應速度很慢,以至于很少有用戶有足夠的耐心來等待完成,那么我想這個web系統將不會被用戶接受。
對web的性能測試,主要還是借助于測試工具,LoadRunner,我想,最好也是要系統學習一下的。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