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軟件測試實踐:從需求到運營

發表于:2013-12-27來源:InfoQ作者:李樂點擊數: 標簽:實踐
全程軟件測試實踐:從需求到運營.1 全程軟件測試圖解 傳統的軟件測試,可以簡單描述為下圖所示:

  1 全程軟件測試圖解

  傳統的軟件測試,可以簡單描述為下圖所示:

  圖-1-傳統交付測試

  開發人員完成任務之后,最后交付給測試人員,這種模式下,測試人員不能及早發現需求階段的缺陷,同時測試工作的開展也滯后了,產品質量得不到有效的過程控制和分析,總體進度可能會由于返工問題造成拖延。

  那什么是全程軟件測試,如下圖所示:

  (點擊圖像放大)

  圖-2-全程軟件測試圖

  在整個SDLC中,三條角色主線和四個階段。

  三條角色主線:開發、QA、測試,文中主要講解測試。

  四個階段:需求、開發、發布、日常運營。

  簡單來說可以歸納為下圖所示:

  圖-3-全程軟件測試概述

  測試人員貫穿這四個階段,開展測試活動,試實踐活動簡單描述如下圖所示:

  (點擊圖像放大)

  圖-4-全程軟件測試概述

  每個階段也有開發人員對應的活動,以及QA人員對應的活動。

  對于產品而言,每次版本迭代,都會經歷:需求、開發、發布,最后推向日常運營,發布階段虛線指向的需求階段和日常運營階段,并不是一個終止階段,而是不斷迭代的過程。

  那測試人員是如何開展全程軟件測試活動的呢?

  2 需求階段測試

  在需求階段,開發人員、測試人員、QA人員主要做的事情,如下表所示:

階段

開發人員

測試人員

QA人員

需求階段

  • 用戶故事分析
  • 用戶故事估時
  • 參與用戶故事分析、挖掘故事含混性
  • 參考經驗庫質疑開發的時間估算
  • 保證確認需求活動符合需求管理過程
  • 管理用戶故事評審
  • 管理需求變更

  作為測試人員的主要實踐如下:

  參與用戶故事分析、挖掘故事含混性

  在sprint會議上,對用戶故事進行分析,檢查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是否描述清晰,其中可以將非功能性需求作為驗收要點,例如一個用戶故事:

  “客戶希望提高響應時間”

  測試人員應當協助開發人員消除故事的含混性:提高什么的響應時間和響應時間為多少?可以建議修改為:

  “客戶信息普通查詢返回結果的響應時間為5s內”

  說明在“客戶信息”模塊,進行“普通查詢”操作,返回結果的時間在5s內,這個陳述句已經清晰表達了,也達到了消除含混性的效果。同樣,測試人員可以編寫提高查詢效率的用戶故事:

  “客戶在信息查詢模塊,進行普通查詢,能夠在5s內返回結果”

  “備注:5s為非功能性需求,也是驗收要點”

  參考經驗庫質疑開發的時間估算

  在sprint會議上,開發人員根據經驗出牌(團隊自己定義的規則,用撲克牌)估算時間,當給出最終結果的時候,測試人員應當對其進行質疑。測試人員借鑒歷史經驗庫:開發人員在某方面的技能如何、該模塊曾經產生過何種程度的缺陷、修復缺陷的消耗時間是多少等等,綜合考慮,提出疑問,讓開發估算最終的時間,盡可能考慮這些因素。當然,測試人員能夠質疑的其中一個前提是:測試人員具備相關開發經驗。

  小結:在需求階段,測試人員要發揮作用,減少含混性需求引入到開發階段、同時協助開發做好時間估算。

  3 開發階段測試

  在開發階段,開發人員、測試人員、QA人員主要做的事情,如下表所示:

階段

開發人員

測試人員

QA人員

開發階段

  • 架構評審
  • 功能要點確認
  • 編碼開發
  • 單元測試
  • 開發自測
  • 代碼評審
  • Bug Fix
  • 管理評審活動
  • 管理文檔產物

原文轉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whole-software-testing-practice-requirements-to-operational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