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過程改進的大致內容

發表于:2011-12-06來源:未知作者:領測軟件測試網采編點擊數: 標簽:測試過程
測試過程改進的大致內容: 1.重視測試軟件的需求分析: 在測試過程改進中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很多公司的測試人員都不太重視測試需求分析,由于時間緊或測試人員有限,不得不看了一部分需求,就開始編寫相應的測試用例,這也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

  測試過程改進的大致內容:

  1.重視測試軟件的需求分析

  在測試過程改進中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很多公司的測試人員都不太重視測試需求分析,由于時間緊或測試人員有限,不得不看了一部分需求,就開始編寫相應的測試用例,這也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了。我建議:首先,了解獲取需求的渠道,保證測試需求比較全面準確。

  其次,可以羅列出功能測試或業務測試需求點,讓用戶和項目組成員評審確認,避免測試后期由于時間原因而導致漏測。

  2.提高測試計劃的可執行性:

  很多時候,測試部門測試經理在項目測試初期,編寫了一個測試計劃以后,后面不管是發生了什么情況,測試計劃都不會做相應的調整,這就導致測試計劃成了擺設,應付領導檢查了事的文檔,沒有真正發揮測試計劃的指導性作用。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我的做法:把測試計劃分成大計劃和小計劃。先寫大計劃,后編寫小計劃。大計劃通過估算一旦確定后,基本上改動不大。小計劃要跟隨項目的測試情況,隨時調整或修改,當然這就對“測試經理”預估測試工作量的能力要求比較高。預估不準那就每周改計劃吧,呵呵!

  3.合理安排測試活動的順序:不合理的測試順序,可能會引起務工,測試效率低下。如果不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到后來還會導致測試進度失控。比如說一個項目中,哪些測試活動必須有先后順序,哪些測試活動能夠并行開展,哪些測試活動可以合并,作為測試Leader必須要非常清楚。不明白測試活動的順序,讓測試活動自由發展,何談測試過程改進?

  4.優化測試文檔設計: 測試文檔的優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測試文檔的編寫能力,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我們盡量保證測試文檔的可讀寫高,任何人都能夠看懂,都能夠執行,也許這是一個理想化的境界吧,呵呵!!在這個前提下,盡量保證較少的測試用例,覆蓋較多的需求內容,可能這一點實施難度比較大。

  5.強化測試資源的最優配置:

  軟件測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人力資源、測試設備、測試環境等多個因素密切相關。比如說測試設備配置多少個為最佳?每個模塊配置的測試人員的能力水平需要達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個測試人員?等等問題。我們必須給出一個最優的資源配置方案。

  6.參與部分開發文檔的討論:

  一般情況下,不懂開發的測試人員,很難發現深層次、嚴重等級較高的缺陷。比如說Web測試,如果你不懂Oracle數據庫設計文檔,你很難確定頁面顯示的結果是否是真實的數據。不了解詳細設計文檔,很多業務流程可能就不會太清晰,這也就是為什么第一輪測試時,測試人員老是去問開發人員的原因?如果在測試前期,參與了部分開發文檔的討論,盡量了解每個數據庫中每個字段的意思,對開發了解深入一些,可能測試深度就不一樣了。

  7.全面分析測試結果,確定合理的測試度量標準:

  全面分析階段測試結果,總結測試經驗和系統缺陷,分析測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交有價值的測試報告,推動相關高層管理人員予以關注,促進問題和缺陷得到有效的解決,這才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同時,要確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測試度量標準,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提出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的測試過程改進措施。

  8.兼顧成本的前提下,盡量保證測試的覆蓋率:

  在保證測試成本的前提下,我們要盡可能的提高測試的覆蓋率。其中測試覆蓋:包括測試內容覆蓋、測試技術覆蓋和測試過程覆蓋。我們可以通過測試用例覆蓋率來提高測試的質量,保證較多的缺陷在版本發布以前被測試組發現。也可以通過提高測試技術覆蓋率,用實踐來驗證,不能夠輕易相信部分行業人士的一面之詞,而誤入歧途。在保證公司盈利的情況下,盡量提高測試的覆蓋率,提高測試質量。

  測試過程改進的注意事項:

  1.切忌“好高騖遠”脫離公司實際:

  很多時候,軟件公司大家都一窩蜂的趕時髦。我們一提到測試過程改進,大家都想像“測試規范”一樣弄得非常全面,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論上,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往往脫離了公司的實際情況,得不喪失,結果可想而知。

  2.測試過程改進不能盲目跟風,切不可趕潮流:

  一個公司近年來的發展方向一旦確定,那就要堅持走下去。如果定位不一樣,那對測試過程改進的要求也就不一樣。比如說一個小公司,本來測試人員都很少,測試資源都有限,正常測試都無法保證,那你覺的談“測試過程改進”還有意義嗎?再比如說小公司有測試過程改進的經濟實力,那也無法和大公司相比,畢竟企業也要賺錢、盈利、生存。所以,測試改進時,一定要考慮測試部門的規模、公司的商業機會、企業經濟實力等等方面的因素,更不應該盲目跟風。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過程改進,切不可趕潮流!

  3.測試過程改進最好由專人負責:

  在中國,很多時候,一個人干多個人的事情,拿到的工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虧呀!!!比如說在我們公司,凡是涉及到軟件測試的工作,都由測試經理負責,包括“測試過程改進”、“測試規范制定”、“測試模板制定”、“自動化測試”呀?什么的,都一個人干,甚至包括QA的工作,都快被累死了,呵呵!!最主要是一個人干幾個人該做的事情,很容易分散精力,并且考慮也不會很周到,也沒有一個人專業了。建議由專人來負責測試過程的改進比較好,測試過程改進成功的幾率會大很多。

  4.測試過程改進并不等于花費大量資金

  大部分的測試公司,在測試過程改進上都是走走過場,為得都是應付客戶。有的公司是請一些測試專家進行咨詢,不僅花費大量的時間,還耗費的大量的資金。有的公司是買一些測試工具、缺陷工具,當然開銷也不小。我覺得: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各方面都可以跟上,那樣比較理想。如果公司經濟條件有限,我建議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測試部門的集體智慧,改進測試過程方為良策。

  5.測試過程改進不能夠急于求成:

  軟件測試過程改進,作為軟件測試的一個階段,我們只能夠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我們應該正確處理好測試和測試過程改進的主次關系,一步一步用實踐驗證來完善。相信只要經過測試部門的不斷努力,測試過程改進一定會取得成功.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