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測試的深入,發現其實遠遠我想象的那么簡單。測試步驟是:
1、清除瀏覽器中的cookies,然后關閉網站
2、粘貼sony提供的cookies鏈接于瀏覽器中,然后set cookies再粘貼網站鏈接注冊,輸入信息后,同時選擇小于13歲的brithday,那么這時候網站會注冊失敗
3、粘貼sony提供的cookies的鏈接,查看該cookies鏈接頁面是否保留了cookies,再remove cookies
4、再次關閉瀏覽器,再粘貼網站注冊,輸入大于13歲的brithday,那么是會成功,這時候調整客戶端的時間在29天后,再注冊小于13歲的brithday,那么是會失敗的。再退后調整2天,那么也是會失敗的。
5、在不同的瀏覽器和操作系統中根據測試步驟測試這些網站
其實整個測試的過程只是為了測試輸入13歲brithday成功后,是否會在本機客戶端的瀏覽器中保留有效的cookies,而造成小于13歲 brithday的人注冊成功,并且調整客戶端的時候就是為了驗證cookies的有效性,所有測試都是為了避免13歲brithday的人注冊成功而做的一個安全性測試。
雖然是個小小的測試,但是在不明白測試目的的時候,總是會很輕易的按照自己的常規思維來決定測試結果。開始覺得調整客戶端時間很白癡,應該是調整服務端才是正確的。開始覺得輸入大于13歲和小于13歲是為了測試邊界值,這種測試用例設計的很常規。開始覺得每個網站在不同的瀏覽器和操作系統里測試是為了找出 UI差異,他們需要的僅僅是勞力而已。當實際上我都錯了。
簡單的外包測試,其實蘊含著很深的東西,只有明白測試真正的需求,你才能真正的把測試執行好。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