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加密:某些數據需要進行信息加密和過濾后才能進行數據傳輸,例如用戶信用卡信 息、用戶登陸密碼信息等。此時需要進行相應的其他操作,如存儲到數據庫、解密發送要用戶電子郵箱或者客戶瀏覽器。目前的加密算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但一般數據加密的過程時可逆的,也就是說能進行加密,同時需要能進行解密!
登錄: 一般的應用站點都會使用登錄或者注冊后使用的方式,因此,必須對用戶名和匹配的密碼進行校驗,以阻止非法用戶登錄。在進行登陸測試的時候,需要考慮輸入的密碼是否對大小寫敏感、是否有長度和條件限制,最多可以嘗試多少次登錄,哪些頁面或者文件需要登錄后才能訪問/下載等。
超時限制:WEB應用系統需要有是否超時的限制,當用戶長時間不作任何操作的時候, 需要重新登錄才能使用其功能。
SSL:越來越多的站點使用SSL安全協議進行傳送。SSL是Security Socket Lauer(安全套接字協議層)的縮寫,是由Netscape首先發表的網絡數據安全傳輸協議。SSL是利用公開密鑰/私有密鑰的加密技術。(RSA),在位于HTTP層和TCP層之間,建立用戶與服務器之間的加密通信,確保所傳遞信息的安全性。SSL是工作在公共密鑰和私人密鑰基礎上的,任何用戶都可以獲得公共密鑰來加密數據,但解密數據必須要通過相應的私人密鑰。進入一個SSL站點后,可以看到瀏覽器出現警告信息,然后地址欄的http變成 https,在做SSL測試的時候,需要確認這些特點,以及是否有時間鏈接限制等一系列相關的安全保護。
服務器腳本語言:腳本語言是常見的安全隱患。每種語言的細節有所不同。有些 腳本允許訪問根目錄。其他只允許訪問郵件服務器,但是經驗豐富的黑客可以將服務器用戶名和口令發送給他們自己。找出站點使用了哪些腳本語言,并研究該語言的缺陷。還要需要測試沒有經過授權,就不能在服務器端放置和編輯腳本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訂閱一個討論站點使用的腳本語言安全性的新聞組。
注:黑客利用腳本允許訪問根目錄的這個安全隱患特性攻擊網站。這個網站包含了腳本代碼(有允許訪問根目錄的特性)就可能有這個安全隱患。
日志文件:在服務器上,要驗證服務器的日志是否正常工作,例如CPU的占用率是否很高,是否有例外的進程占用,所有的事務處理是否被記錄等。
目錄:WEB的目錄安全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如果WEB程序或WEB服務器的處理不適當,通過簡單的URL替換和推測,會將整個WEB目錄完全暴露給用戶,這樣會造成很大的風險和安全性隱患。我們可以使用一定的解決方式,如在每個目錄訪問時有index.htm,或者嚴格設定WEB服務器的目錄訪問權限,將這種隱患降低到最小程度。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